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含光的词语解释
含光的意思
拼音:hán guāng    注音:ㄏㄢˊ ㄍㄨㄤ
基本解释

(1).蕴含光彩。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后以形容女子光彩动人。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光明正大。
详细解释
含光是由“含”和“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含”意为蕴含、包容,“光”意为光明、正直。含光一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为人正直,光明正大,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使用场景
含光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光明正大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努力做到高尚的品行。
故事起源
含光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光明正大。后来,他的品行被人称为“含光”,成为后来用来形容高尚品德的成语。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含光的原则,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一位真正含光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含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身上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光明正大的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应该做一个含光的人,不说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含光的人,不做违法的事情,不欺负弱小的人。3. 高中生:只有成为一个含光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0)
诗文中出现“含光”的诗词

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

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

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0)

赠别李次翁

利欲薰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不有德人,俗无津梁。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映彻万物,玲珑八窗。于爱欲泥,如莲生塘。

处水超然,出泥而香。孔窍穿穴,明冰其相。

维乃根华,其本含光。大雅次翁,用心不忘。

日问月学,旅人念乡。能如斯莲,汔可小康。

在俗行李,密密堂堂。观物慈哀,涖民爱庄。

成功万年,付之面墙。草衣石质,与世低昂。

(0)

临岐自叙诗·其一

长叹一声归去来,六龙高驾彩云回。

独流明月诗千首,万古含光烛上台。

(0)

赠毛仙翁

玉树溶溶仙气深,含光混俗似无心。

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0)

岁晚家居自勉

朝阳浓澹雪云垂,汤沐馀閒似标枝。

药有不龟聊击絮,管无窥豹任□棋。

垣阴剥紫迷寒藓,池溜含光结晚澌。

饮取醇醪作佳士,莫因蒿目强忧时。

(0)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

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

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

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

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

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

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

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

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

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

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