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触目的词语解释
触目的意思
拼音:chù mù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使用场景
触目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品等引人注目的事物。例如,可以用来形容壮丽的山水画、宏伟的建筑群、美丽的风景等。
例句
1. 这幅山水画真是触目惊心,仿佛能让人置身于画中。2. 这座建筑的规模和设计真是触目所及,令人赞叹不已。
基本含义
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基本解释

◎ 触目 chùmù
(1) [attracting attention]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景象相关的成语,如“目不暇接”、“目瞪口呆”等,以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幅彩虹图画真是触目惊心,我好想亲眼看看彩虹!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夜景真是触目所及,我每次经过都会被它吸引。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真是触目惊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希望以上关于“触目”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触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这篇文章描述了庄子在梦中游览天地之间的奇妙景象,其中提到了“触目”的美景。
英文翻译

1.(接触到视线) meet the eye

记忆技巧
可以将“触目”与“令人惊叹”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的眼睛触摸到了令人惊叹的景象,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触目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触”是动词,意为触碰;“目”是名词,意为眼睛。结合起来,表示通过眼睛触摸到某种景象。
详细解释

(1).目光所及。《晋书·习凿齿传》:“来达 襄阳 ,触目悲感,略无欢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忽然又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记忆习惯中的文字不免过于陈旧了,触目景物人事却十分新。”
(2).显眼;引人注目。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拜谒忠灵》:“忠义关心,奸邪触目,莫非感慨。”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曹禺 《雷雨》第一幕:“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0)
诗文中出现“触目”的诗词

参同契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

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

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0)

采桑子·其一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恰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0)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虏骑未退

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无惜领嘉宾。

(0)

八声甘州.乞痴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

(0)

新喻西境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0)

木兰花慢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

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蘋,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