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行止适时。语本《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 伏羲 、 尧 、 舜 以艮止、执中之学相传……《易》之微言,莫要於艮止;《书》之要旨,莫大於执中。”
- 基本含义
- 指停止、阻止、制止。
- 详细解释
- 艮止是一个成语,由“艮”和“止”两个字组成。艮,古代八卦之一,代表止,阻,固定。止,指停止,不动。艮止的意思是阻止、制止某种行为或事情的发生。
- 使用场景
- 艮止常用于劝阻、劝止他人做某事,或者用于描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能够自我控制、克制自己的冲动。
- 故事起源
- 艮止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八卦学说。八卦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之一就是艮卦。艮卦代表了静止、止息的意义,因此艮止也就引申为阻止、制止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艮止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他劝说朋友艮止冲动,不要做出冲动的决定。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学会艮止情绪,冷静应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艮”字与“止”字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阻止、制止的意思。同时,可以将艮卦的形象与成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八卦学说,了解八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八卦的其他含义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艮止了我们在课堂上说话的习惯。初中生:父母艮止了我玩游戏的时间,让我更专注于学习。高中生:在面对挫折时,我要艮止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