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儿童竹马的词语解释
儿童竹马的意思
拼音:ér tóng zhú mǎ    注音:ㄦˊ ㄊㄨㄙˊ ㄓㄨˊ ㄇㄚˇ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儿时玩伴,也可以用于形容多年的友谊。
例句
1. 我们从小就是儿童竹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2. 这两个人是儿童竹马,他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二十年。
基本含义
形容小时候玩在一起的好朋友。
基本解释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玩具和童话故事的知识,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和小明是儿童竹马,我们每天一起玩耍。2. 小学生:我和我的儿童竹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3.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几对儿童竹马,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4. 高中生:尽管他们现在不在同一个城市,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儿童竹马的友谊。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儿童竹马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童话故事《竹马记》。故事讲述了两个儿童因为竹马而成为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共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个故事表达了童年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小时候和朋友一起骑着竹马玩耍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儿童竹马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成语,儿童是主语,竹马是宾语。
详细解释
儿童竹马是指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好朋友。竹马是一种玩具,形状像马,由竹子制成,儿童用来骑坐玩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童年时期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0)
诗文中出现“儿童竹马”的诗词

越溪春

彷佛河阳春事好,开遍满城花。

绣鞍金勒繁华子,傍大堤、拨尽琵琶。

士女香罗,儿童竹马,闲踏桑麻。讼庭树树栖鸦。

玉烛庆年华。有时习家池上一醉,六街拍手喧哗。

争笑山翁真醉倒,落日接䍦斜。

(0)

浣溪沙·其二过临川席上赋此词

康乐亭前种此君。重来风月苦留人。

儿童竹马笑谈新。

今代孟士仍好客,政成归去眷方新。

十眉环坐晚妆匀。

(0)

送李知州考绩复任六安

李侯自昔居羊城,才华卓荦人中英。

金门射策登黄甲,秘阁修文蔼俊声。

予时亦忝群公后,京国相逢诚邂逅。

对榻常论午夜文,趋朝共听三更漏。

人生会合那可常,君奔亲讣先还乡。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

蹇予被谪投南极,佐邑闻君声藉藉。

牛刀小试言子游,哦松暂屈崔斯立。

十载辛勤海上归,金台相见喜成悲。

予著铁冠持宪节,君承宠命牧群黎。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风俗善。

多君为政尚宽平,一钱五裤人争羡。

今秋报政入神京,六事咸称绩有成。

借寇徯君还旧治,九重特慰斯民情。

友朋留别都门道,杯酒淋漓任倾倒。

蒲帆十幅挂西风,红蓼汀洲雁声早。

到官正值隆冬时,梅花开遍东南枝。

儿童竹马候江浒,朱轓皂盖何委蛇。

古今为治重民牧,增秩赐金如不足。

勖君终始树勋庸,期与前贤继芳躅。

(0)

竹马歌为济南太守槜李沈公作

使君五马马五色,儿童竹马马以百。

朝朝迟公阡与陌,胡为不夙来,令我父兄头渐白。

(0)

送杨大之京

刺桐花开时雨香,刺桐叶落秋风凉。

玉宇九秋佳丽景,金城百雉东南疆。

千村万落远近郭,长川大野合回薄。

逶迤列岛烟外开,缥缈残霞鸟边落。

黛螺峰嶂满眼青,甲鳞洲渚如掌平。

江虹饮海水浩浩,怒蛟挟雨秋冥冥。

神明太守昔鞭石,百堵石梁千万尺。

月浸骊潭一鉴秋,云迎雁塔千灯夕。

亭亭白蔗滋神浆,漠漠黄云九穗长。

山中豹隐食藜藿,海上鸿飞足稻梁。

芙蓉丹桂远相映,儿童竹马迎杨震。

黄堂鹤发拜文星,宝匣龙泉斩妖蜃。

独佐雄藩二十年,海不扬波无瘴烟。

八郡崇勋世俱仰,四知清誉人争传。

明当考绩朝明主,大䌫高樯倚晴宇。

逸兴遥乘万里风,离愁散作三山雨。

天官藻鉴擢英䰇,平生家国赤心知。

五云阙下承恩日,莫忘闽南送别时。

(0)

水调歌头·其六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