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江 令 宅 宋 /杨 备 竹 木 池 台 尚 俨 然 ,归 时 白 头 雪 霜 寒 。青 溪 隐 隐 朱 门 处 ,曾 属 中 书 一 品 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品官(pǐn guān)的意思:指评价官员的能力和品德。
青溪(qīng xī)的意思:形容清澈见底的溪水,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和思想。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台尚(tái shàng)的意思:指高居官位或地位的人。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俨然(yǎ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有威严之象。
一品(yī pǐn)的意思:一等品质,最高级别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竹木(zhú mù)的意思:指人心纯正、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 注释
- 竹木池台:竹林、池塘和台榭。
俨然:依旧整齐的样子。
归时:归来的时候。
白头:指年老的头发。
雪霜寒:寒冷如同霜雪。
青溪:清澈的小溪。
隐隐:隐约可见。
朱门:红色的大门,象征富贵人家。
曾:曾经。
中书一品官:中书省的一品高官。
- 翻译
- 竹林和池塘台榭依然如故,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寒气逼人。
那青溪旁隐约可见的朱色大门内,曾是中书省的一品官员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竹木池台尚俨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池塘、竹林与建筑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归时白头雪霜寒"则透露出诗人归来时的孤独与寒冷,可能是指年华老去,如同被雪霜覆盖的头发一般。
接着,"青溪隐隐朱门处"中的"青溪"和"朱门"都暗示着一处幽深而富丽的住宅所在,而"曾属中书一品官"则揭示了诗人或宅主曾经拥有过显赫的地位,即使是朝廷中书省的一品大员。然而,这种辉煌如今已成往事,现实中可能只有空寂的宅邸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历史地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对于过往荣耀和孤独现状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琐窗寒·燕子池塘
燕子池塘,黄鹂院落,海棠庭户。
东君暗许,借与轻风柔雨。
奈春光困人正浓,画栏小立慵无语。
念冶游时节,融怡天气,异乡愁旅。
朝暮。
凝情处。
叹聚散悲欢,岁常十五。
连飞并羽,未抵鸳朋凤侣。
算章台、杨柳尚存,楚娥鬓影依旧否。
再相逢、拚解雕鞍,燕乐同杯俎。
还京乐·岁华惯
岁华惯,每到和风丽日欢再理。
为妙歌新调,粲然一曲,千金轻费。
记夜阑沈醉。
更衣换酒珠玑委。
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
向笙歌底。
问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欢娱,离别兴味。
谁怜露浥烟笼,尽栽培、艳桃秾李。
谩萦牵,空坐隔千山,情遥万水。
纵有丹青笔,应难摹画憔悴。
四园竹·花骢纵策
花骢纵策,制泪掩斜扉。
玉炉细袅,鸳被半闲,萧瑟罗帏。
银漏声,那更杂、疏疏雨里,此时怀抱谁知。
恨凄其。
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数归期。
最爱深情密意,无限当年,往复诗辞。
千万纸。
甚近日、人来字渐稀。
满江红·手摘桐花
手摘桐花,怅还是、春风婪尾。
按锦瑟、一弦一柱,又添一岁。
紫马西来疑是梦,朱衣双引浑如醉。
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
红袖却,青尊止。
檀板住,琼杯废。
淡香凝一室,自观生意。
事业不堪霜满镜,文章底用花如绮。
笑江滨、游女尚高歌,滕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