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其三》
《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其三》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檗庵博物无匹手记僧腾客事来。

谁教东行寻舍利至今入定未曾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博物(bó wù)的意思: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博览群书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手记(shǒu jì)的意思:手写的记录或笔记。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无匹(wú pǐ)的意思: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独一无二的。

行寻(xíng xún)的意思:行走寻找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僧腾客(sēng téng kè)的意思:指行为举止不端正,没有修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神秘与深邃,通过“檗庵博物良无匹”一句,展现了高僧博学多才,无人能及的形象。接着,“手记僧腾客事来”则暗示了高僧不仅知识渊博,还善于记录和传播佛法,影响着来访的客人。

“谁教东行寻舍利”这一句,引出了一个关于寻找舍利子的故事,舍利子在佛教中象征着圣者的遗物,具有神圣的意义。这句诗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探索与追寻的精神旅程,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信仰的执着。

最后,“至今入定未曾回”则表达了高僧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他进入了冥想的境界,仿佛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刻,不再回到尘世。这种描述既是对高僧修行成就的高度赞美,也隐含了对静谧、深远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神秘色彩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邃与高僧修行的非凡境界。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子夜冬歌八首·其六

油灯夜不光,花照红颜老。

坐久疑郎归,回身将影抱。

(0)

子夜秋歌八首·其一

关山日以远,憔悴堕朝华。

若问妾颜色,但看牵牛花。

(0)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其六长巷村

世訾郭景纯,所学任术数。

身卒蹈危机,任数为数误。

吾谓郭求仁,任数理即具。

当其对逆敦,顺逆冀一悟。

臣命尽今日,殉国无他顾。

若有趋避心,生死先失度。

闻昔葬母昆,江上来封墓。

葬经失真传,后人多依附。

宣城并归魂,太真复短祚。

幽冥负伯仁,忠义争竖树。

淮水有时竭,衔刀上天诉。

如何中吴人,耑祀短主簿。

(0)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其九

临别区区记得曾,雨窗细语夜挑灯。

风雷信是无情物,吹向南天一柱崩。

(0)

隐泉诗院杂咏和马专城韵八首·其七临流

俯弄溪流思渺然,一声长啸泬寥天。

官情自是清如水,诗社应同白社禅。

(0)

仙牛岭阻雪即事·其十一

山庵临别乞安名,信手拈来却现成。

取次雪晴春草长,白牛饱食好躬耕。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