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馆中杂咏·其十》
《馆中杂咏·其十》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偶从方朔侍,颇识子云奇。

散帙尘来少,窥书鸟去迟。

囊中寻旧草,马上新诗

惟有江湖兴,闲窗独坐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散帙(sàn zhì)的意思:指解散、散开。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馆中读书人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思考情感。首先,“偶从方朔侍,颇识子云奇”,这里运用了典故,方朔和扬雄(字子云)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向往。

接着,“散帙尘来少,窥书鸟去迟”,这两句描绘了书斋中的宁静景象。书籍散落,积满了灰尘,可见主人长时间未动,连飞鸟都因不愿打扰而迟迟离去。这样的环境描写,既营造出一种静谧、专注的读书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囊中寻旧草,马上续新诗”,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从记忆中寻找过去的诗句,或许是在整理思绪,或许是在回顾以往的创作。同时,他又在马背上继续创作新的诗歌,这既体现了他的勤奋与执着,也反映了他生活中的忙碌与奔波。这种既追求内心世界的平静,又不放弃对外界事物的探索与表达的精神,是许多文人墨客共有的特质。

最后,“惟有江湖兴,闲窗独坐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在闲暇之时,独自坐在窗前,面对着广阔的世界,心中充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馆中读书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创作的热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题香山寺画卷

送客当年过玉泉,醉中游赏得奇观。

一泓湛碧浮僧钵,几叶秋黄打石阑。

山色空濛金界湿,松声清泛海波寒。

吟鞭回首都门道,斜日归时翠满鞍。

(0)

过刘元海陵寝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0)

幽思六首·其一

江山郁幽思,静止有天光。

宛然褰薄帷,明月照我床。

蟋蟀鸣孤根,鸿雁颃飞霜。

惄惄动羁衷,耿耿发清狂。

有万来无端,百折萦回肠。

晤言且伏枕,一寐成两忘。

(0)

秋思四首·其一

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

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

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

(0)

题扇

飞燕惊鸿拟未真,飘飘直欲似行云。

入舟山色羞眉黛,隔岸榴花避舞裙。

(0)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惊禽营颗粒,飞飞集邱隅。

游子困行役,十年落江湖。

煌煌秦与洛,运转天下枢。

启明曜东汉,万足争奔趋。

岂无爪距力,逐利如孙吴。

得失昧前料,青云间泥涂。

天命有厚薄,定分不可踰。

归来北山下,俛仰收桑榆。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