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其二端午》
《贺新郎·其二端午》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作戏,任陌头年少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艾虎(ài h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

把似(bǎ sì)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区分。

标致(biāo zhi)的意思:形容外貌美丽、出众,也可指事物优美、精巧。

钗符(chāi fú)的意思:指女子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

垂涎(chuí xián)的意思:垂涎指因为贪婪或羡慕而流口水,形容非常渴望得到某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到了(dào le)的意思:表示某种状态或情况已经达到或发生。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逢场(féng chǎng)的意思:遇见机会或场合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画帘(huà lián)的意思:画帘是指用画或绣的帘子,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人物。

椒醑(jiāo xǔ)的意思:椒醑是一个用来形容酒味浓烈的成语,意思是辣椒和酒混合在一起,形容酒的味道很浓烈。

角黍(jiǎo s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陌头(mò tóu)的意思:指在陌生的地方或陌生的人面前。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骚魂(sāo hún)的意思:指人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具有艺术家的特质。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说是(shuō shì)的意思:表示说话或表达某种观点、看法、判断等。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无苦(wú kǔ)的意思:没有痛苦,没有困难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作戏(zuò xì)的意思:表演戏剧或玩弄别人,以达到某种目的。

注释
束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结束:妆束、打扮。
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
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
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
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陌头:裹着头巾。
陌:头巾。
样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屈原字灵均。
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角黍:粽子。
把似:假如。
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差,差不多。
翻译
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
屈原的形象是如此高大,暗想他平生佩带兰草以示芳洁,又怀揣香酒礼神肃穆。谁相信千载之后,他会在波涛之下垂涎角黍?又说什么怕蛟龙嘴馋发怒。倘若他清醒地活到今天,还不如当年醉死,免受这般痛苦。姑且以此作为笑谈,来凭吊他英灵千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端午节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世间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深院榴花吐”一句,以榴花盛开作为背景,设置了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则描绘了室内外的景象,画帘轻启,女子以纨扇驱散午后的暖热,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画。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一句中,“儿女纷纷”指的是孩子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的活跃状态,而“夸结束”则是说他们在玩耍着有关端午的传统游戏。"新样钗符艾虎"中的“新样”指的是时新的款式或设计,“钗符”和“艾虎”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物品,分别用以避邪和驱虫。

接下来的“早已有、游人观渡”则转向了对外部景象的描绘,表明诗人已经注意到了有人在观赏渡口的情景。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一句中,“老大逢场”可能是指年龄较大的诗人或是类似角色,在这样的节日里也参与了游戏,但却显得有些懒散(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则描绘了一幅年轻人争相夺旗和敲击鼓点的热闹场景。

在“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中,诗人描述了溪流急速而过,浪花随之起舞,而“灵均标致高如许”则是对传统文化中神秘事物的赞美,其中“灵均”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巫术或道教中的修炼。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在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对于曾经佩戴过的兰佩和食用过的椒糈(一种端午节特有的食品)有着深厚的情感。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则是一种对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价值的怀念和质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尘埃中的习俗和文化,是否还被人们所铭记。

最后,“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一句中,“蛟馾龙怒”可能指的是古代神话中关于龙的故事,而“把似而今醒到了”则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的种种迷惑和误解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则是一种对比,过去在无知中度过的日子,虽然愚昧,但却也无所谓的快乐。

全诗结束于“聊一笑,吊千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豁然与释然。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课诗

滩长有馀逸,滩迥不胜迟。

山帽堆云絮,水纹飞雨丝。

鸥鸣如避弋,鸟倦盍投枝。

无计繁忧整,聊因课小诗。

(0)

觅应氏庵

祇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岖。

问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0)

怀旧

千林犹自绿,一树独能红。

午霭全收外,夕阳将坠中。

画谁能事独,诗我故人工。

物色凄凉甚,裴回讽咏同。

(0)

告别晦庵晦庵有惜别语因用张志和答陆羽问作诗呈之

负笈初忘道阻长,求船翻为岁奔忙。

一尊故惜时重与,四海当知别未尝。

渭北江东无异辙,太虚明月本同光。

属公忽讳轻为别,遣客仍知醉不忘。

(0)

呈审知

晨出及未热,饭馀因就谈。

结交真有道,致此亦何堪。

静听多闻益,微吟佳句耽。

疏檐有新月,当共影成三。

(0)

至丰城怀温叟叔异南秀欲题之叔异曲江矶之庵已芜甚矣重增太息

浩浩寒流急,萧萧落木高。

江山故双剑,人物欠三豪。

客意已愁绝,风声仍怒号。

相思意无极,伫立首频搔。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