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作 唐 /李 昌 符 数 亩 池 塘 近 杜 陵 ,秋 天 寂 寞 夜 云 凝 。芙 蓉 叶 上 三 更 雨 ,蟋 蟀 声 中 一 点 灯 。迹 避 险 巇 翻 失 路 ,心 归 闲 淡 不 因 僧 。既 逢 上 国 陈 诗 日 ,长 守 林 泉 亦 未 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诗(chén shī)的意思:指古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也用来形容陈旧的诗文。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归闲(guī xián)的意思:指归于闲散、安逸的生活状态,脱离繁忙的工作或社会职责。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险巇(xiǎn xī)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或困难。
闲澹(xián dàn)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无忧无虑、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 注释
- 池塘:指靠近杜陵的水塘。
杜陵:古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在之地。
寂寞:形容夜晚的寂静。
云凝:云层凝重,暗示夜晚深沉。
芙蓉:荷花的别称。
三更雨:深夜的雨。
一点灯:微弱的灯光。
险巇:艰险崎岖。
失路:迷失道路。
闲澹:悠闲淡泊的心境。
僧:出家人,这里泛指寻求内心平静的人。
上国:京都,指朝廷。
陈诗日:朝廷提倡诗歌的日子。
林泉:山林泉石,隐居之处。
未能:做不到,表示愿望与现实的冲突。
- 翻译
- 靠近杜陵的几亩池塘,秋夜寂静云彩凝重。
深夜三更,雨打在芙蓉叶上,只有蟋蟀声中的一点灯火。
避开艰险反而迷失道路,心灵回归宁静并非依赖僧人。
虽然正值朝廷提倡诗歌的日子,但长久守在山林泉石间我也做不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寂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数亩池塘近杜陵"一句,设定了诗歌发生的场景,是在一个不大的水面附近的夜晚,而这个地方与杜陵相邻,给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沉淀的感觉。紧接着"秋天寂寞夜云凝"则描写了秋夜的静谧和云层的密布,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这里诗人细致地捕捉到晚风中草叶上的雨滴和夜深人静时蟋蟀的鸣叫声,以及那微弱的一点灯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夜色中走失了方向,但内心却向往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净境界,这种境界并不依赖于佛教的修行,而是出自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抒写。
最后,"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时交流了诗作,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长期居住在山林之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寻求和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于世俗与超脱、孤独与向往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