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授马氏女诗》
《授马氏女诗》全文
唐 / 黄冠野夫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女是寄生枝,男是冬青木。

冬青驾白鹅,寄生跨黄鹿。

若遇寇相凌稳便家族

早早三清,莫候丹砂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òushìshī
táng / huángguān

shìshēngzhīnánshìdōngqīng
dōngqīngjiàbáiéshēngkuàhuáng鹿

ruòkòuxiānglíngwěn便biànpāojiā
zǎozǎoshàngsānqīnghòudānshāshú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冬青(dōng qīng)的意思:指冷静、沉着、不动声色。

寄生(jì shēng)的意思:指借助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力量来生存或获取利益。

家族(jiā zú)的意思:指一个家庭或血缘关系紧密的群体。

青木(qīng mù)的意思:指年轻有朝气的人。

三清(sān qīng)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即玉清、上清、太清,也泛指道教的三个层次。

稳便(wěn biàn)的意思:稳定而便利

相凌(xiāng líng)的意思:指相互超越、相互凌驾。

早早(zǎo zǎo)的意思:早早指的是很早、很早的意思,表示时间很早或者提前。

早上(zǎo shàng)的意思:用于问候,表示上午时分的问候。

注释
女:女子。
是:是。
寄生:比喻依附他人。
枝:藤蔓。
男:男子。
冬青木:常青树。
驾:驾驭。
白鹅:象征力量或使者。
跨:骑跨。
黄鹿:象征速度或自由。
寇:强敌。
相凌:侵犯。
稳便:果断。
抛:舍弃。
家族:家庭。
上:前往。
三清:道教中的神仙境界。
莫:不要。
丹砂:炼丹材料,也指修炼。
熟:完成,炼成。
翻译
女子如同寄生藤蔓,男子则如常青树。
冬青树驾驭着白鹅,寄生藤蔓骑在黄鹿之上。
如果遇到强敌侵犯,就果断舍弃家族安危。
尽早登上三清仙境,不要等到丹砂炼成之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男女双方家庭的坚韧与自由。"女是寄生枝,男是冬青木"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男女之間的关系,寄生植物虽依附于树,但能在树上自成一片天地,表现出女性柔软而不失独立自主的性格;冬青木则寓意男性如同常绿的树木,无论季节如何变化,始终坚韧不拔。

"冬青驾白鹅,寄生跨黄鹿"进一步形象地表达了男女各自的自由与独立。白鹅和黄鹿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这里借用来象征着男性与女性都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可以自由翱翔,无拘无束。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则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警醒。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家庭的负担,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与自我保护的重视。

"早早上三清,莫候丹砂熟"则是劝诫男女在追求精神世界时要趁早行动,不必等待外界条件成熟。这里的“三清”通常指道教中的最高境界,而“丹砂”则是煉丹术语,代表着修炼的成果。诗人鼓励男女都应积极追求个人的精神提升,不要被物质条件所束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独立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与重视。

作者介绍

黄冠野夫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戏寄

已分生涯付酒徒,有怀今昔愧潜夫。

麦秋乍荐馀蔬甲,霜节初迎亦笋厨。

法乘敢论窥宝象,清愁聊以答啼乌。

仙人试下云中盖,看取禅心定也无。

(0)

拜疏·其一

短褐萧然旅病身,也裁芜牍献枫宸。

敢期贾傅能前席,差与彊华步后尘。

席帽未离从目笑,城门不闭任时嗔。

园桃一赋心如醉,河北繇来亦帝臣。

(0)

疏草成·其一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

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

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0)

度庾关

渴骥奔猊吼未降,天开悬磴道炎邦。

汉朝勋业留台岭,唐代声名自曲江。

归路若为香一片,上供何但翠千双。

经行北望中原浅,莫更关前有吠厖。

(0)

闻变·其一

漠漠腥风动蓟门,鼓鼙声死日黄昏。

殷忧共忆宵衣久,遗泽犹闻血诏存。

满目河山留义烈,故宫黎庶逐啼魂。

江流不尽敷天耻,薪胆凭将献至尊。

(0)

遥别谢衷伯·其二

正忆庭阶下,崇兰半亩滋。

无人春自赏,为客梦还驰。

江上聊三宿,关前岂五噫。

新诗遥作别,长路更相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