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声万声走出门,门外秋花泣馀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游 栖 霞 宋 /周 文 璞 林 麓 已 尽 虎 不 见 ,迩 来 流 民 所 蹂 践 。残 僧 自 言 昔 遭 变 ,藏 经 埋 像 犹 可 唁 。流 泉 鸣 悲 雨 摧 殿 ,满 岩 慈 相 沙 汰 难 。白 盛 缀 粘 或 坏 面 ,慧 命 弗 绝 如 断 线 。况 我 忧 患 经 历 遍 ,见 此 悲 酸 尚 兢 战 。千 声 万 声 走 出 门 ,门 外 秋 花 泣 馀 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盛(bái shèng)的意思:指人物的威望、声望高,地位显赫。
悲雨(bēi yǔ)的意思:指悲伤的雨,形容悲痛的心情。
悲酸(bēi s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凄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断线(duàn xiàn)的意思:比喻关系中断或失去联系。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慧命(huì mìng)的意思:指能够聪明地把握命运,善于运用智慧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兢战(jīng zhàn)的意思:小心谨慎地战斗或行动。
经历(jīng lì)的意思: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历程。
林麓(lín lù)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地,形容景色优美、生态繁茂。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民所(mín suǒ)的意思:指人民的住所或居住地方。
鸣悲(míng bēi)的意思:形容声音哀怨悲伤,发出悲鸣。
蹂践(róu jiàn)的意思:蹂践指踩踏、践踏,也用来形容对人的侮辱、摧残。
沙汰(shā tài)的意思:指清理、整顿、处理。也用来形容整顿纪律,清除积弊。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遭变(zāo biàn)的意思:遭受意外的变故或不幸的改变。
- 翻译
- 山脚下的树林已经没有老虎出没,最近这里被流民糟蹋得很严重。
一位残废的僧人说他过去曾遭遇变故,他藏经和佛像还值得同情。
泉水悲鸣,像是被雨水摧毁了寺庙,满山的慈悲面容难以保存。
白色的花朵粘连着,有的甚至损坏了面容,仿佛僧人的智慧生命如同断线一般。
更何况我经历过各种忧虑患难,看到这一切仍然心痛不已。
听到千百声哀鸣,我走出门外,门外秋花似乎也在哭泣,泪痕斑斑。
- 注释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践:糟蹋。
残僧:残废的僧人。
昔:过去。
流泉:泉水。
殿:寺庙。
慧命:智慧生命。
断线:断开的线。
忧患:忧虑患难。
兢战:心惊胆战。
秋花:秋天的花朵。
泣:哭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栖霞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林麓已尽虎不见”,暗示昔日的山林已被破坏,虎踪难觅,可能暗指战乱或社会动荡。接下来,“迩来流民所蹂践”进一步揭示了民生凋敝,流离失所的人们践踏着这片土地。
诗人询问残存的僧人,得知寺中的经书和佛像因变故而被埋藏,令人惋惜。“流泉鸣悲雨摧殿”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寺庙的荒凉,雨水侵蚀下的殿堂显得更加凄凉。岩石上的慈悲面容(可能是佛像)也难以保存,如同断线的风筝,生命虽在却难以维系。
诗人感慨自身经历过诸多忧患,见到眼前景象,内心悲酸难以自抑。“千声万声走出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叹,门外的秋花似乎也在哭泣,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栖霞寺的衰败和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战乱后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章至云安用送韶美韵见寄次韵以酬
社燕秋鸿不共飞,却因送别更怀归。
一壶独酌人何处,千里相思月满扉。
烟雨已催予把钓,功名行看子投机。
云安双鲤传书至,诗句清含山水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