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事(bīng shì)的意思:军事、战争事务。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出征(chū zhēng)的意思:指军队离开驻地,前往外地作战或执行任务。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分部(fēn bù)的意思:分散、分离
惯历(guàn lì)的意思:按照惯例或传统进行行动或安排。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林将(lín jiāng)的意思:指同类中最杰出的人。
虏尘(lǔ chén)的意思:指被俘虏的人,也用来比喻失败、被征服或受制于人。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新除(xīn chú)的意思:指新的除去旧的,表示更新替代。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月支(yuè zhī)的意思:指农历月份的名称,也可用来指代时间。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支兵(zhī bīng)的意思:指派军队支援某个地方或某个战役。
- 注释
- 玉殿:华丽的宫殿,这里指代皇宫。
论兵事:讨论军事策略。
君王:皇帝。
诏:下诏书,命令。
新除:新近被任命。
羽林将:羽林军的将领,羽林军为皇家禁卫军。
曾破:曾经击败。
月支兵:月支国的军队,月支为古代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
惯历:习惯经历。
塞垣:边塞的城墙,泛指边疆地区。
险:艰险,困难。
能分:能够分辨。
部落情:各个部落的情况和情感。
从今:从现在起。
一战胜:希望通过一次胜利。
不使:不让。
虏尘生:敌人的侵略或战乱发生,‘虏尘’比喻敌军入侵。
- 翻译
- 在宫殿中讨论战事,君王下令出征。
新任命的羽林军将领,曾经打败过月支军队。
他习惯了边塞的艰险,能理解各部落的情况。
期望从这一战开始,不让敌人的侵略再次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中将领接受君主诏令出征的场景。首句"玉殿论兵事,君王诏出征"表明了高层决策的庄严和权威,同时也突出了君主对战争的重视。"新除羽林将,曾破月支兵"则展示了这位将领的英勇与能力,他不仅是新任命的军官,而且在过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
接下来的两句"惯历塞垣险,能分部落情"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将领的经验和智慧。他熟悉边疆的艰苦环境,也懂得如何区分并应对不同敌人的策略。最后一句"从今一战胜,不使虏尘生"则表达了一种坚决和自信,强调在未来的战斗中,一旦取得胜利,就能彻底消灭敌人,无需再次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对军事题材的驾驭。这是一首颂扬武功、赞美将领英勇的战争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康爱莲即事
东君倦芳菲,首夏即酣寝。
巧思蹶然兴,老手更谙稔。
殷红间浓绿,濯此万机锦。
桃李谩成蹊,岂解香席枕。
最是碧筒杯,晚凉可以饮。
癸未老人生旦
昔人端为祈黄耇,再拜慇勤扶大斗。
吾翁今年九十一,儿从两岁贫无酒。
趋庭何以祝弥诞,盈把菊花空在手。
嗅香嚼蕊当甘旨,翁亦怡然如适口。
人生贫富在分定,独是期颐世稀有。
翁馀九十儿七十,膝下庞眉仍皓首。
若将此事较人间,岂非造物意愈厚。
因兹历历诏儿孙,自古悦亲惟孝友。
上惇下睦无间言,一门和气薰蒸久。
虽无旨酒奉杯酌,意乐心宽亲自寿。
更于大节保终始,立身扬名以垂后。
世上荣亲无若此,何必金章并紫绶。
南邻白酒况可赊,丰俭随家惟用缶。
年年此举谅不难,甲子无穷环癸丑。
《癸未老人生旦》【宋·陈文蔚】昔人端为祈黄耇,再拜慇勤扶大斗。吾翁今年九十一,儿从两岁贫无酒。趋庭何以祝弥诞,盈把菊花空在手。嗅香嚼蕊当甘旨,翁亦怡然如适口。人生贫富在分定,独是期颐世稀有。翁馀九十儿七十,膝下庞眉仍皓首。若将此事较人间,岂非造物意愈厚。因兹历历诏儿孙,自古悦亲惟孝友。上惇下睦无间言,一门和气薰蒸久。虽无旨酒奉杯酌,意乐心宽亲自寿。更于大节保终始,立身扬名以垂后。世上荣亲无若此,何必金章并紫绶。南邻白酒况可赊,丰俭随家惟用缶。年年此举谅不难,甲子无穷环癸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667c67b90ad700782.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