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问 游 庐 山 日 子 宋 /董 嗣 杲 欲 游 庐 山 恨 不 遍 ,游 子 先 须 两 脚 健 。山 中 浪 走 不 知 方 ,逢 人 问 路 空 徬 徨 。人 言 五 老 山 水 窟 ,半 是 神 仙 半 是 佛 。独 行 直 待 西 风 高 ,未 可 议 我 无 仙 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浪走(làng zǒu)的意思:指人行为放纵随意,不拘束,不受约束。
老山(lǎo shā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也用来比喻难以攀登或难以达到的目标。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直待(zhí dài)的意思: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很久都没有等到。
知方(zhī fāng)的意思:知道道理,明白规矩。
山水窟(shān shuǐ kū)的意思:山水窟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答问游庐山日子》,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以及游历过程中的体验。首句“欲游庐山恨不遍”流露出诗人未能遍览庐山山水之憾,显示出他对庐山风景的深深热爱。接着,“游子先须两脚健”强调了身体条件的重要性,暗示游山之路并非易事。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描绘了在山中迷失方向,四处询问路径的场景,表现出游人初入庐山时的迷茫和期待指引。诗人以“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来赞美庐山的神秘与超凡,暗示其景色如仙境般令人惊叹,仿佛蕴含着佛家禅意。
最后两句“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诗人表达出独自游历的决心,即使秋风已起,也坚持前行,不愿被人质疑自己缺乏成仙的潜质。这既是对自我挑战的豪情,也是对庐山魅力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庐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晴
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纤埃。
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
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
启户晴光入,卷帘秋气来。
山心馀霭散,地角乱烟堆。
宿鸟幽丛闹,残虹远色开。
脱蓑人顾步,晒羽鹤徘徊。
菌绕枯林下,萍翻曲岸隈。
名园添旧笋,幽石长新苔。
绮席谁相贺,繁弦拍屡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