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魁(dà kuí)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中取得第一名或者最高荣誉。
纷糅(fēn róu)的意思:指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
讲论(jiǎng lùn)的意思:讨论或辩论某个问题
枯禅(k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因长时间苦行而形容身体瘦弱。
律仪(lǜ yí)的意思:律仪是指依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行事,遵守规章制度,守纪律,遵循礼仪规范。
穷说(qióng shuō)的意思:形容说话简单、少言寡语。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说则(shuō zé)的意思:指言辞准确、有条理,说话有依据。
乌有(wū yǒu)的意思:乌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不存在或没有的意思。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学究(xué jiū)的意思:指专注于学习,追求学问的人。
仪尚(yí shàng)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符合礼仪规范。
- 注释
-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剃除:削发以示决心修行。
异窦:不同的宗派或门径。
律仪:佛教的戒律和仪式。
讲论:研习和讨论佛法。
枯禅:静坐冥想,不加任何外在活动的禅修。
悟去:领悟并去除。
大魁:核心,关键。
穷说:深入探讨。
学究:学问渊博的人。
判:判断,区分。
科:层次,类别。
是非:对错,是非问题。
纷糅:混淆,杂乱。
- 翻译
- 僧人们都削发修行,但他们的门派各有不同。
他们虽然遵守戒律,研习佛法,但静坐冥想却并非所有门派都重视。
要想领悟佛法的核心,深入探讨学问,必须摆脱狭隘的见解。
在讨论佛理时,要区分清楚这些层次,以免混淆是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诗中以僧侣的生活为题材,通过对比僧人剃度后的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展现了僧侣们在遵循戒律和修行枯禅之间的选择。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描述了僧人们虽然都经过剃度,但他们的修行路径却各不相同,有的注重讲论佛法,有的则倾向于枯坐冥想。
"律仪尚讲论,枯禅则乌有",进一步强调了这两种修行方式的差异,律仪严谨的讲经说法与单纯的枯禅冥想截然不同。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指出那些深入理解佛法的人,不仅停留在表面的修行,而是深入研究和探讨佛法的精微之处。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最后表达出诗人对于僧侣们在修行中如何区分和判断这两种不同路径的看法,认为在实践中难免会有对是非的争议和混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僧侣修行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困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