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鄞至菁江东望》
《离鄞至菁江东望》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丹楼碧阁无处所,祇有溪山相照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ínzhìjīngjiāngdōngwàng
sòng / wángānshí

cūnluòxiāotiáoshēngshēndōngwàngshāngqíng

dānlóuchùsuǒzhīyǒushānxiāngzhàom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丹楼(dān lóu)的意思:指美丽的楼阁或建筑物。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伤情(shāng qíng)的意思:指心情悲伤、情感受到伤害。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照明(zhào míng)的意思:指照亮、照明,也可用来比喻启迪、指引。

注释
萧条:荒凉、冷清。
夜气:夜晚的寂静气氛。
侧身:身体倾斜。
伤情:悲伤的情绪。
丹楼:红色的楼阁。
碧阁:绿色的阁楼。
无处所:消失不见。
祇有:只有。
溪山:溪流和山峦。
相照明:在月光下互相照亮。
翻译
夜晚的村庄显得荒凉寂静,我侧身向东望去,心中充满哀伤。
华丽的红楼与碧绿的阁楼都已不见踪影,只有溪水和山峦在月光下相互照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乡村的萧瑟景象。开篇“村落萧条夜气生”,设定了一个在深秋之夜,村庄给人以萧瑟、寂寥之感的氛围。“侧身东望一伤情”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对着东方的方向产生了一种伤感,这份伤感可能源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下片“丹楼碧阁无处所”,通过对建筑的描绘,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这里的“丹楼碧阁”本应是富丽堂皇之物,但在这夜晚,却显得如此孤寂,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

最后一句“祇有溪山相照明”,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个萧瑟的秋夜中,唯一能给予光亮的是大自然中的溪流和山峦,它们似乎在互相辉映着。这里的“照明”不仅指物质上的光亮,更有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村庄、建筑以及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抒情,是宋代词风中常见的内省与淡远之美。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画册十七首·其六

山绕鹿门青,庞公旧隐形。

欲空天地眼,峰顶结孤亭。

(0)

古意·其二

明月挂前轩,秋风下高树。

忽动别离情,出门望江路。

(0)

除夕

惨淡谋尊酒,妻孥坐夜阑。

岁从明日改,腊尽片时欢。

艰苦年来惯,身心老渐安。

敢同颜子乐,颇识送穷难。

(0)

行路难·其四十七

扶筇晓上最高峰,岚海平铺四面同。

此际下方人未醒,茫茫都在白云中。

(0)

哭会稽董孝荩

苍梧瘴疠连朝恶,终日哭人泪未乾!

万里避胡同作客,一时归汉尔无官!

孤舟得病扶持少,蛮郡求医药饵难!

垂死尚祈诗瞑目,诗传泉下益悲酸!

(0)

梧州杂诗·其二十三

黔阳书讯至,相忆几经秋。

入蜀吾兄在,筹滇刺史忧!

中伤凭绛灌,外议重钱刘。

节钺危时贱,何心向汝谋!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