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八月廿三日雨至廿六日乃开霁赋五言呈德常》
《己酉八月廿三日雨至廿六日乃开霁赋五言呈德常》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积雨琴丝缓,沿阶藓碧滋

泥途汩没茅屋栖迟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

便应从此去,海上安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碧滋(bì zī)的意思:形容水色清澈明亮。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汩没(gǔ mò)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形容水势汹涌。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泥途(ní tú)的意思:比喻处境困难,陷入困境。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琴丝(qín sī)的意思:指琴弦,比喻感情纤细、柔软。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应从(yìng cóng)的意思:应该从某种角度出发思考或处理问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积雨琴丝缓”,以“琴丝”比喻连绵不断的雨水,形象地描绘出雨势之缓和,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沿阶藓碧滋”一句,通过“藓碧滋”描绘出雨后苔藓生长的生机勃勃,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泥途方汩没,茅屋且栖迟”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道路与简陋的居所,通过“泥途”与“茅屋”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描述,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则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贳”(赊买)与“持”(拿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最后,“便应从此去,海上候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借由“海上候安期”这一典故,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达,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审美情趣的高雅追求。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二○三

圆顿教,没人情,集云峰下四藤根。

天下大禅谁识得,荒茅野地少人耕。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五十七

三圣戴角虎,德山独眼龙。

未展机先合,非言意已通。

风云融万象,笑哭是谁同。

死中若不活,争免被他笼。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花残晚壑风,烟寺一声钟。

若能从此人,直下悟心宗。

(0)

金刚随机无尽颂.标经题目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

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

言言不及相,一口吸西江。

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

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

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

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

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

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

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

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

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钓船依旧放,不见谢三郎。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八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莫要问前程,何方不现成。

动用语默处,不欠一微针。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妙行无住分第四

妙行无拘执,三界非出入。

相对且无言,巍巍独足立。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