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待月》
《秋夜待月》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白毫光里玉魂飞,留看常娥醉魄迷。

一任檐牙蝙蝠,忍将明镜照狐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àiyuè
sòng / shí

báiháoguānghúnfēiliúkànchángézuì

rènyánfèibiānrěnjiāngmíngjìngzhà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毫(bái háo)的意思:白毫是指白色的绒毛,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非常纯洁、无瑕疵。

蝙蝠(biān fú)的意思:比喻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

常娥(cháng é)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时刻保持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檐牙(yán yá)的意思:檐牙是指房屋檐口挑出的牙状石雕,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狐狸(hú lí)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将明(jiāng míng)的意思:指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显露出来,预示着某种情况即将到来。

镜照(jìng zhào)的意思:指照镜子一样,映照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醉魄(zuì pò)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极度兴奋,如醉一般陶醉在某种事物中。

白毫光(bái háo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纯正。

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嫦娥的灵魂飘荡,仿佛被美酒所迷醉。
任凭屋檐下的蝙蝠喧闹,我却不愿用明亮的镜子去照见狡猾的狐狸。
注释
白毫:形容月光皎洁如白毫毛,这里代指明亮的月光。
玉魂:比喻嫦娥的纯洁灵魂。
常娥:即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醉魄迷:形容嫦娥被美酒或美景所陶醉。
檐牙:屋檐的边角,这里借指屋檐下。
沸蝙蝠:形容蝙蝠活动频繁,声音嘈杂。
明镜:比喻明亮的眼睛或清澈的心灵。
狐狸:象征狡猾的人,这里是反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在等待明月出现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白毫光里玉魂飞"一句,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月亮即将升起的场景,"白毫"指的是月亮下方的光晕,而"玉魂飞"则是对月亮的优雅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美好预期。

接着的"留看常娥醉魄迷","常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登月的仙子,这里以她的形象来隐喻明月。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起等待和欣赏这位仙子的出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与痴迷之情。

"一任檐牙沸蝙蝠"则转换了语境,描述了秋夜中虫鸣声响,使人感到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檐牙"指的是屋檐下的边缘,而"沸蝙蝠"则是形容昆虫的声音,这里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秋夜的生动感。

最后一句"忍将明镜照狐狸",诗人借用了"明镜"比喻月亮,以之照耀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包括了那些常被误解或贬低的小动物如狐狸。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万物平等的态度,也反映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细腻观察。

整首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秋夜中等待月亮升起时的心境与景象。通过对白日、常娥、昆虫声音以及自然万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追求。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咏二游女

两朵红英值万金,教人不负看花心。

高楼日晚东风急,吹落千家何处寻?

(0)

鲁阳城

豢术缘何竟醢龙,因迁僻壤隔云封。

山迷故国芙蓉秀,水泻沙河玳瑁封。

离黍何须发浩叹,荒城久矣属空墉。

独怜辽鹤归何处,漫向深芊听晓钟。

(0)

宿玉泉寺

山偷半庭月,池印一天星。

(0)

南行舟中

露白沙凉月满空,雁声历历度西风。

客程尚与乡关近,归梦如何便不同。

(0)

西宫月

长安生素月,流采媚朝阳。

一照西宫去,凄清若有霜。

(0)

游桃花寺

听说桃花寺,游人兴不禁。

桃花今不见,流水尚堪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