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堵(bǎi dǔ)的意思:形容墙壁密集,无法通行。
垂意(chuí y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或意向,往往用于描述内心深处的感受或愿望。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道殣(dào jìn)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道德和品行的重视和尊敬。
梵宇(f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庙宇或寺庙。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埋轮(mái lún)的意思:指车轮埋入土中,比喻才能被埋没,无法发挥作用。
旗亭(qí tíng)的意思:指人物才能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亭壁(tíng bì)的意思:指两个相邻的亭子或墙壁,形成的空间非常狭窄。
徭役(yáo yì)的意思:指古代统治者对农民进行的苛捐杂税和强制劳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社会景象。"极目炊烟断",诗人远望所见,炊烟稀少,暗示了村庄的荒芜和人们生活的困苦。"伤心道殣望",路上饿殍遍野,令人触目惊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埋轮避徭役",车轮被掩埋,反映出百姓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而不得不离开家园,"墐户走他乡"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流离失所。"火赭旗亭壁,灰飞梵宇梁",战火焚烧过的旗亭和寺庙残垣断壁,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
最后两句"何时安百堵,垂意戢流亡",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恢复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流离失所的难民。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清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安宁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