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滴胡桃泪,香蟠春蚓灰。
酒花随煖聚,酥蕊带寒开。
此诗描绘了冬夜宴席上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独特氛围。首句“烛滴胡桃泪”,以烛泪比作胡桃之泪,形象地描绘了冬夜烛光下蜡泪缓缓滴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伤的氛围。接着,“香蟠春蚓灰”一句,将香气与蚯蚓的蜿蜒相联,虽是冬夜,却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盘旋,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酒花随煖聚,酥蕊带寒开”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酒液在温暖中凝聚成美丽的花朵,而酥蕊则在寒冷中绽放,既表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也暗示了冬夜的寒冷与生命的顽强。接下来,“自有清歌送,惟闻画角催”则通过音乐与号角的声音对比,表达了宴会中的欢愉与外界的寂静,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外界喧嚣的反差,凸显了冬夜宴席的独特韵味。
最后,“隔帘疑晓色,雪压数枝梅”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透过帘幕,似乎能看到晨曦初现的微光,而窗外的雪花正压着几枝梅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冬去春来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诗通过对冬夜宴席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的感悟。
我昔侍宦游,高槐荫书屋。
临池日挥毫,简册润新绿。
朅来武昌城,绿槐有遗筑。
千年迹相合,栖托亦云乐。
频年遘兵燹,廨舍成平陆。
未知陶丘畔,何人护乔木。
浮踪此焉寄,佳景欣可瞩。
惜无十丈阴,深檐蔽炎旭。
会当求嘉树,植向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