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章(bài zhāng)的意思:拜访高僧或名人,向他们请教或取经。
朝序(cháo xù)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次序,依次进行或依次排列。
辞旨(cí zhǐ)的意思:指辞章之旨意,即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登朝(dēng chá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上朝,也可指升迁到高位。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宦路(huàn lù)的意思:指官场的道路或者官员的职业生涯。
潘生(pān shē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智慧。
堂役(táng yì)的意思:指在堂上举行的法庭审判。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养亲(yǎng qīn)的意思:指养育亲人,照顾家人。
役梦(yì mèng)的意思:指在梦境中受到压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致政(zhì zhèng)的意思:指政治家或领导者能够以高尚的品质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 注释
- 宦路:官场生涯。
厌:厌倦。
风尘:劳顿。
高堂:家中高位者,这里指父母。
役梦频:频繁出现在梦境中。
拜章:上奏章。
辞旨切:言辞恳切。
致政:退位还政。
罢光新:结束旧有的光辉,开始新的生活。
陶令:陶渊明(以其为隐士的代称)。
羞为吏:以做官为耻。
潘生:潘岳(以其孝顺闻名)。
养亲:奉养双亲。
况:何况。
朝序贵: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半俸:半份俸禄。
岂:哪里。
忧贫:担忧贫穷。
- 翻译
- 官场生涯厌倦了风尘劳顿,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中高堂。
上奏的奏章言辞恳切,退位后的新生活焕然一新。
陶渊明以做官为耻,潘岳则乐于奉养双亲。
更何况在朝廷任职显贵,领取半份俸禄也无需担忧贫穷。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宋湜所作,名为《赠淳于公归养》。通过对全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于朋友淳于公辞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宦路厌风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宦路指的是做官的道路,厌风尘则是厌弃世间的喧嚣和尘俗。紧接着“高堂役梦频”一句,则描绘出淳于公在仕途上的辛劳与频繁的梦想。
第三、四句“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淳于公在向皇帝递交辞职书时,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致政罢光新”则意味着他放弃官职后,将迎接新的生活和希望。
下片转折,“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通过历史上的两个人物——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潘岳辞官得以侍奉父母——来比喻淳于公的选择。陶渊明因不愿做五斗米庸官而辞职,潘岳则是为了养育父亲而辞官。
最后两句“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表达了对淳于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淳于公虽然放弃了官位,但他的品德和才华仍然会让他在人生的其他领域取得成就,所以无需担心贫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辞官归隐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对其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
迩来合萧条,凄风寄蒹葭。
禅房向幽寂,云日暧庭沙。
竹根逢小春,紫兰茁其芽。
造物惜鲜荣,宁肯及幽葩。
偶出白帝恩,未必黄钟家。
芳馨半孤冷,萧艾终横斜。
譬如隐君子,悃愊初无华。
深藏不自献,清芬亦难遮。
陶翁抱疏韵,对此心忻嘉。
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
纫衣濯沧浪,援琴卧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