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北 使 长 城 唐 /王 无 竞 秦 世 筑 长 城 ,长 城 无 极 已 。暴 兵 四 十 万 ,兴 工 九 千 里 。死 人 如 乱 麻 ,白 骨 相 撑 委 。殚 弊 未 云 悟 ,穷 毒 岂 知 止 。胡 尘 未 北 灭 ,楚 兵 遽 东 起 。六 国 复 嚣 嚣 ,两 龙 斗 觺 觺 。卯 金 竟 握 谶 ,反 璧 俄 沦 祀 。仁 义 寝 邦 国 ,狙 暴 行 终 始 。一 旦 咸 阳 宫 ,翻 为 汉 朝 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邦国(bā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或国际间的友好关系或同盟关系。
暴行(bào xíng)的意思:指残忍凶恶的行为或暴力行为。
暴兵(bào bīng)的意思:指使用武力或暴力手段进行侵略和战争。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撑委(chēng wěi)的意思:形容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不放弃。
殚弊(dān bì)的意思:殚弊指耗尽财力、人力、物力等,使得某物或某事物变得非常破败、衰弱或耗尽。
反璧(fǎn bì)的意思:指对方的恶意反而成就了自己,自己受到了反面的鼓励和帮助。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极已(jí yǐ)的意思:非常已经,达到了极点。
两龙(liǎng lóng)的意思:指两个龙相互纠缠、斗争。形容力量强大的两个人或团体相互对抗、争斗不休。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卯金(mǎo jīn)的意思:指财帛、金钱。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嚣嚣(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喧闹或嘈杂。
兴工(xīng gōng)的意思:指兴办事业、开展工作。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知止(zhī zhǐ)的意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分寸,不过分或过度。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咸阳宫(xián yáng gōng)的意思:指人多拥挤,熙熙攘攘的场面。
- 注释
- 秦世:秦朝时期。
筑:建造。
无极已:没有尽头。
暴兵:大量兵力,此处指强制征召的士兵。
兴工:动工,开始建设。
死人:死者。
乱麻:形容数量多且杂乱。
白骨:骷髅,此处指战死者的遗骸。
撑委:堆积。
殚弊:竭尽,疲惫。
未云悟:没有说要醒悟。
穷毒:极端的苦难。
岂知止:哪里知道停止。
胡尘:指北方胡人的侵扰。
北灭:向北平定。
楚兵:楚地的军队。
遽东起:突然从东方兴起。
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其他六个国家。
嚣嚣:喧闹,混乱。
两龙:比喻为争夺天下的势力。
觺觺:形容争斗激烈的样子。
卯金:刘邦,因其为刘姓,刘字含卯金,这里代指刘邦。
握谶:掌握预言,指有天命。
反璧:返回玉璧,比喻归还权力或恢复原状,这里指推翻秦朝。
沦祀:祭祀中断,政权更迭。
仁义:儒家提倡的道德准则。
寝:沉睡,不起作用。
邦国:国家。
狙暴:狡猾而残暴。
一旦:有一天,转瞬间。
咸阳宫:秦朝的皇宫,位于今陕西咸阳。
翻为:变成。
汉朝市:汉朝的市场,象征政权更替。
- 翻译
- 秦朝修建长城,长城绵延不绝。
动用兵力四十万,工程浩大九千里。
死者众多如乱麻,白骨交杂堆叠。
消耗殆尽却不知醒悟,苦难深重哪知停止。
北方胡尘未平息,楚地叛军又东起。
六国再次喧嚣纷乱,如同两条龙争斗锋利。
刘邦握有预兆之语,迅速颠覆了秦的祭祀。
仁义在邦国中沉睡,残暴行为贯穿始终。
曾经的咸阳宫殿,转眼成为汉朝的集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城和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开篇两句“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直接指出了建造者是秦朝,并形象地表达了长城宏伟而又无边无际的特点。
接着,“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描绘了当时动用大量军队和民力来修筑长城的情景。数字“四十万”、“九千里”虽然可能有夸张之意,但足以显示出工程的巨大规模。
下两句“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则揭示了在建造过程中因劳累过度、疾病、饥饿和严酷自然环境导致的大量工匠死亡。形象地将尸体比喻为“乱麻”,而死者的白骨堆积如山,相互支撑着。
诗人通过“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表达了对当时暴政的批判和同情心,感叹统治者不顾民众生命、不知停止暴行的愚昧。
以下几句“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六国复嚣嚣,两龙斗觺觺”则是对秦朝之后战乱频仍的历史现象做出的描绘。其中,“胡尘”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楚兵”、“六国”则涉及到了秦末至汉初的战争和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
随后,“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可能在暗示某种预言或天象出现,但具体指代不明。然而,这两句似乎是在强调某种历史循环或者天命所至的宿命观念。
最后,“仁义寝邦国,狙暴行终始”表达了对秦朝统治手段和结果的深刻反思,并隐含着期待未来能有更为仁慈与公正的统治。而“一旦咸阳宫,翻为汉朝市”则直接点出了秦末汉初政权更迭的历史事实。
整首诗通过对长城和秦始皇暴政的描写,以及对后续战乱和王朝更替的暗示,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并以此作为反思和批判现实政治的依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