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昌(bǎi chāng)的意思:形容人们祝福、庆贺的声音喧闹、热烈。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芳茝(fāng chǎi)的意思:形容花草香气浓郁。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高垲(gāo kǎi)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
莲藕(lián ǒ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高雅、端庄,像莲花和藕一样纯洁无瑕。
貌取(mào qǔ)的意思:以外貌为准则来评判一个人或事物。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若芳(ruò fā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秀丽。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叔世(shū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做事情的人应该以公正、廉洁的态度行事,不应为个人私利而忽视公共利益。
水花(shuǐ huā)的意思:指水中溅起的花样状的水花,比喻事物的变化、发展或变化的情况。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姿彩(zī cǎi)的意思:指人的仪态、风度或事物的美丽、华丽等。
足用(zú yòng)的意思:足够使用或满足需求
- 注释
- 屈子:屈原,古代诗人。
芙蓉:荷花。
木末:树梢。
水花:指芙蓉花。
俨:整齐、明显。
垲:高地、干燥处。
厥植:它的生长。
贞:坚贞、持久。
叔世:乱世、衰败的时代。
浮卉:轻浮的花草。
貌取:只看外表。
荞穄:两种谷物,可充饥。
疲馁:疲劳和饥饿。
- 翻译
- 屈原哀悼芙蓉,为何要在树梢摘取。
是谁让秋树变化,水边花朵显得高洁。
它并非莲藕一类,渐渐显现美丽的色彩。
它的生长并不坚贞,早晚间已显疲惫。
乱世中人们崇尚虚华,只看外表而忽视实质。
我的居所百花凋零,唯有这少数根茎留存。
孩子们却偏爱它们,视如珍贵的香草。
它们甚至不如荞麦和穄子,能真正解救饥饿。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感伤和怀念的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追忆与哀愁。芙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美丽,而“悼”字则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开篇两句“屈子悼芙蓉,胡于木末采”,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悼念和它在树梢上的孤独生长,描绘了一种美好的东西即将凋零的境况。“谁欤变秋树,水花俨高垲”则是说秋风吹过,树木随之改变,而芙蓉花仍旧在水边盛开,但这种美景也难逃秋天的侵袭。
接着,“本非莲藕类,稍稍具姿彩。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表达了对芙蓉花虽然不如荷花那样高洁,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的美丽。而这种美丽也是短暂的,从早晨的露水到晚上就已经凋谢。
“叔世尚浮卉,貌取实故萎。吾庐百昌戕,一二此根在”则是说诗人周围的人们还在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芙蓉花却因其真实而被忽略。但诗人的居所里,却留存着这种真挚的美好。
最后,“无奈儿女曹,爱之若芳茝。曾不如荞穄,足用拯疲馁”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切喜爱,就像对待子女一样。虽然它不及其他植物那样强健,但它的存在依然能够带来慰藉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抒发了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以及对那些未被世人重视却拥有真挚之美的事物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意
愁来被酒无端绪,酒酣破涕为昵语。
更残烛灺酒力微,衾寒如铁薄如楮。
无情壁上嫁娶图,罗帱绵茵独楚楚。
若云此乐当百年,何事人间有行旅。
邻家高楼洛阳贾,酒绿灯红拥赵女。
夜深四壁闻管弦,枨触愁人睡无所。
青春不相待,白日行将暮。
噫歔三叹客无家,涕泪一言士不遇。
落魄秪赢薄幸名,解人爱读闲情赋。
无功残笔幸未秃,西抹东涂且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