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点》
《予点》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俭]韵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iǎn
sòng / liúzhuāng

shēngyīnxiàomàowèiyánnányǎn

shèngrénjiànzhūdiǎ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见于(jiàn yú)的意思:出现在、存在于

哭泣(kū qì)的意思:哭得声音很小,几乎发不出声音。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笑貌(xiào mào)的意思:指微笑的表情,形容和善、友好。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与点(yǔ diǎn)的意思:与点表示与某个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或联系。

声音笑貌(shēng yīn xiào mào)的意思:指人的声音和笑容。

注释
声音笑貌:指人的表情和言语。
颜色:比喻内心的情感状态。
哭泣:指悲伤的情绪。
难掩:难以完全遮盖。
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无私:不为自己考虑的。
喜怒:高兴和生气。
见于:表现在。
诛予:给予,包括赞扬和批评。
与点:以及指责。
翻译
人的声音和笑容可以表达情感,但内心的悲伤或喜悦难以完全隐藏。
即使是圣人,他们的喜怒也是无私的,从给予和批评中都能体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圣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圣人公正无私的品格的赞美。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一个人外在的喜悦容易伪装,但内心的悲伤却难以完全隐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这两句则是直接赞颂圣人的品质。其中“圣人”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公正无私的理想君主或圣贤。“无私喜怒”意味着圣人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到对百姓和国家的治理,所作决策都出自公心。"见于诛予与点"则表明圣人的这种品质体现在具体的奖惩措施中,对待天下苍生如同父母之恩,既有赏善之德,也有罚恶之严。

整首诗通过对比普通人情感的可伪装性与圣人公正无私的品格,以及这种品质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形象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酬仲几秦州道上见寄

送子入秦处,纷纷黄叶间。

孤舟渡野水,疋马转遥山。

明月每夜望,清风何日还。

新诗慰牢落,为一破愁颜。

(0)

庶先北谷

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

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

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

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0)

宜禄昭仁寺后轩

危栏凭绝壑,欲奈此时何。

但有夕阳处,就中秋色多。

与谁同徙倚,空自发吟哦。

便觉成羁旅,归心逐雁过。

(0)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其二

见山楼迥倚晴虚,看展终南百幅图。

闻说二林尤胜绝,想公高兴在香炉。

(0)

重送·其一

一生自守至如此,惟道外皆非所亲。

顾己通塞尽有命,是身可忍求因人。

(0)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