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社 日 万 监 招 饮 不 往 宋 /方 岳 土 润 如 酥 麦 已 鞭 ,社 公 满 意 作 丰 年 。吹 筒 挝 鼓 儿 童 竞 ,宰 肉 分 膰 父 老 专 。欲 事 田 园 供 岁 课 ,未 甘 花 鸟 老 春 烟 。客 中 不 饮 聋 何 害 ,正 厌 夜 窗 啼 杜 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筒(chuī tǒng)的意思:指夸大、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春烟(chūn yān)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特指春天的雾气。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老春(lǎo chūn)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人在春天时仍然保持年轻的精神和活力。
满意(mǎn yì)的意思:内心满足,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
社公(shè gō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礼仪。
岁课(suì kè)的意思:岁月的课程,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挝鼓(zhuā gǔ)的意思:指鼓声震动,声音洪亮。
欲事(yù shì)的意思:追求速度而不顾质量,结果反而无法达到目标。
宰肉(zǎi ròu)的意思:指以欺骗、剥削他人为目的,榨取他人的财产或权益。
- 注释
- 土润如酥:形容土壤滋润像酥油一样。
麦已鞭:麦苗已经抽穗。
社公:土地神。
满意:满怀期待。
作丰年:期待丰收。
吹筒:吹喇叭。
挝鼓:敲鼓。
儿童竞:孩子们争先恐后。
宰肉分膰:宰杀牲畜分肉。
父老专:分给长辈们享用。
田园:农田。
岁课:一年的生计。
花鸟:春天的花鸟。
老春烟:在春光中老去。
客中:他乡。
不饮:不饮酒。
聋何害:不喝酒又有什么妨碍。
夜窗啼杜鹃:夜晚窗户边杜鹃的啼叫。
- 翻译
- 土壤湿润如酥油,麦苗茁壮似已抽鞭,土地神对丰收满怀期待。
孩子们吹着喇叭敲着鼓,争先恐后地庆祝,宰杀牲畜分肉给长辈们享用。
我想要在田园劳作以备一年的生计,还不愿在春光中因花鸟而老去。
身处他乡,不饮酒也无妨,只厌烦夜晚窗户边杜鹃的啼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丰收的景象,通过生动鲜活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富足。开篇“土润如酥麦已鞭”写出了土地肥沃、麦子成熟的景象,“社公满意作丰年”则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年的喜悦和满足。
接着,“吹筒挝鼓儿童竞”描绘了一幅欢快的画面,孩子们在田间吹着竹筒做的笛子,敲打着自制的小鼓,展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而“宰肉分膰父老专”则写出了节日里家家的宰杀牲畜,准备美食与邻里分享的热闹场景。
中间两句“欲事田园供岁课,未甘花鸟老春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诗人希望能够在田园里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变化的一种淡淡哀愁。
最后两句“客中不饮聋何害,正厌夜窗啼杜鹃”则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对于不被邀请参加宴饮而感到无所谓,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夜晚窗外杜鹃鸟鸣叫声的烦躁。这里的“聋”字用得非常生动,既形容了诗人的心态,也映射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疏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示了农耕社会的祥和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