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也,人去画楼中。
- 注释
- 人去也:指人已经离开。
画楼:精致的楼房,可能指妓院或聚会场所。
尾涎:形容人群散乱,尾随而来的闲杂人等。
散漫:散乱,不整齐。
何须:何必需要。
红粉玉玲珑:形容女子美丽,这里比喻华丽的装饰。
端有:确实有,的确。
夜来风:夜晚的清风。
- 翻译
- 人已经离去,离开了那座画楼。
并非是因为人群散乱,而是因为无需华丽的装饰,夜晚的清风已足够
- 鉴赏
这首诗是柳是在清代创作的,属于《梦江南·怀人二十首》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画楼中人去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怀念之情。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景,画楼空寂,人去不见,只留下了曾经欢聚的回忆。
"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这几句话则深化了这种情感,尾涎指的是离别时的情丝,作者说这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人群散去,而是那画楼中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如今只剩下夜晚吹来的风,增添了一份冷清和孤寂。"红粉玉玲珑"形容的是女性的妩媚和装饰,但在这里它反而成为了对比,突出了现在画楼中缺少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离别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柳是在这里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读后不禁感受到那份隔绝中的孤独和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
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
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
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
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
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
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
伊水分来不自由,无人解爱为谁流。
家家抛向墙根底,唯我栽莲越小楼。
水色波文何所似,麹尘罗带一条斜。
莫言罗带春无主,自置楼来属白家。
日滟水光摇素壁,风飘树影拂朱栏。
皆言此处宜弦管,试奏霓裳一曲看。
霓裳奏罢唱梁州,红袖斜翻翠黛愁。
应是遥闻胜近听,行人欲过尽回头。
独醉还须得歌舞,自娱何必要亲宾。
当时一部清商乐,亦不长将乐外人。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
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
]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
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
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
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