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行六首·其四》
《少年行六首·其四》全文
明 / 王廷陈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悲歌白日变,裂眦秋云高。

仇家谅不释,怨吏幸无遭。

全生虎口,获死等鸿毛

岂效儒冠子终岁柔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不释(bù shì)的意思:形容坚决、不屈不挠,坚决不放弃。

冠子(guàn zi)的意思:指成为首领、领导者或者担任重要职务。

鸿毛(hóng m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到极致,比喻微不足道。

虎口(hǔ kǒu)的意思:虎口指的是虎的嘴巴,成语中表示危险、困难的境地。

裂眦(liè zì)的意思:指愤怒到极点,眼角裂开。

全生(quán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或整个人生。

柔毫(róu háo)的意思: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迹极为细腻、轻柔。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终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整个年岁,表示一年的始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少年行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少年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挣扎求存的境遇,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

首句“悲歌白日变”,以悲歌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白日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接着,“裂眦秋云高”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愤怒与不屈,秋云高远,寓意着他的理想与追求。

“仇家谅不释,怨吏幸无遭”两句,揭示了少年在社会中的困境,仇家的报复和官府的不公让他感到无助和绝望。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也触及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全生脱虎口,获死等鸿毛”则表达了少年在艰难生存环境中的抉择与无奈。他选择逃出生天,但这样的生存似乎与死亡无异,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价值的轻重。

最后,“岂效儒冠子,终岁濡柔毫”一句,是对传统儒家教育的反思。少年或许曾梦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在于行动而非书本知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当时社会教育与现实脱节现象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廷陈
朝代:明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猜你喜欢

辽海舟中·其五

保身须用哲,事繁诸葛死。

牵牛饮颍滨,谁云高尚士。

(0)

舟行

尽日帆阴过石门,亦无人语只滩喧。

鸥当饱后方舒翼,山到高时始结村。

事去不须羞白发,梦回恰好听清猿。

絺衣凉月人间有,行地何由得自存。

(0)

江边见梨花一树

江头茅屋见霜花,疑鹤疑云影自差。

蝶去昨宵春雨急,客来今日暮烟斜。

韵从堕月追姑射,香似随船隔绛纱。

短笛一声山数点,不胜幽思对虾蟆。

(0)

小塘迟朱廉斋进士不至

春帆共挂喜同行,月上迟君望倍明。

薄宦久知无别累,孤舟何事滞江程。

梅关署冷苔痕厚,浩劫机深道意生。

不久亦来寻促膝,莲花社里话三更。

(0)

咏面壁初祖·其一

海国何尝问水程,风涛历尽不知名。

已无我相堪留石,解学人言总是鹦。

休向水痕笼日月,都提木偶辨逢迎。

神光急犯西来手,已拔心头黑暗旌。

(0)

乙卯小雪梦也与赵铁源典闱从敝院还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适亦感风寒梦也成二诗因以索和·其一

绕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暂离。

何事维摩称卧病,亦同衰秃及秋悲。

远怀览胜情终急,短杖迎江步已迟。

况复笳声传海国,几人文酒得追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