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得此者,下鬼不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者(cǐ zhě)的意思:指代当前所指的人或事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至精(zhì jīng)的意思:指非常精湛、高超或完美无缺的程度或品质。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蕴含了道家炼丹术的核心思想,探讨了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天地间万物转化的哲学道理。诗中提到的“砂中汞”和“铅里金”,指的是通过炼丹术将低贱的物质转化为珍贵的物质,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升华与内在价值的发现。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句,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在炼丹术中,这种思想被用来解释物质转化的过程,即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步骤,将看似无用或低级的物质转化为具有高价值或精神性质的物质。
“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则直接点明了炼丹术的目标——从普通的物质(如砂、铅)中提炼出珍贵的元素(汞、金),象征着从平凡中寻找卓越,从低俗中发现高尚。
“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转化过程的重要性,将提炼出的元素比作天地间的大宝、日月的至精,强调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炼得此者,下鬼不欺”表达了通过这种精神或物质的转化,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生死、超越世俗认知的境界,暗示了炼丹术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和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炼丹术为载体,深刻地探讨了道家哲学中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在的修行和外在的实践,实现自我提升和精神升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杨补之红梅图
去年枝上见红芳,约略红葩傅浅妆。
今日亭中足颜色,可能无意谢东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