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诗·其八》
《荔支诗·其八》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中原何处纷纷嘉名耻尔号将军

可怜斗气无力,望到扶桑也是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气(dòu qì)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容易与人争吵发生冲突。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嘉名(jiā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名声,荣誉的称号。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原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荔支诗(其八)》。诗中以荔枝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中原何处不纷纷”,描绘了荔枝生长的繁盛景象,仿佛整个中原大地都被荔枝的绿叶红果点缀得生机勃勃。然而,接下来的“嘉名耻尔号将军”一句,却在赞美之中带出了一丝讽刺。诗人似乎在说,虽然荔枝果实鲜美,但若仅仅以其为将军之名,未免过于轻视了它的真正价值和贡献。

“可怜斗气光无力”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荔枝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斗气光”可能是指荔枝在成熟时散发的光彩,但“无力”二字则暗示了这种光彩在现实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改变命运或处境。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荔枝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最后一句“望到扶桑也是云”,将荔枝的视角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神木,此处象征着遥远的未来或理想之地。然而,即便荔枝能望向远方,最终也只化为了云朵,无法触及真正的理想或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句诗以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荔枝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矛盾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荔枝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社会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春景.寒食少天色

风雨待晴难,人间熟食盘。

从来天色少,偏向暮春寒。

宫女斜偏冷,家人火自钻。

烟光笼綵索,云影压栏干。

村落花如纸,风流絮作团。

不能韦杜曲,见月忆长安。

(0)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枯桐三尺蹙龙纹,爨下薪焦偶未焚。

七窍已开犹浑沌,一丝不挂绝声闻。

至音澹薄何如默,大道希夷岂在文。

持赠要知弦外趣,美哉斯意忆河汾。

(0)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其二

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

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

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

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

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

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

(0)

风起扬埃如天舞

卷地飞埃逐晓飙,盘旋曲折势飘飖。

筵前旧说回风舞,今见娉婷楚女腰。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二

旷大劫来明历历,缘何此夜眼方开。

六年痴坐无折合,谩诳众生出岫来。

(0)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帮给官军十二

官司调卒过千馀,帮请那知廪帑虚。

一发券头支五日,这般调画有谁如。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