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五十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塘边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柳塘昨夜雨声急”,以急促的雨声开篇,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氛围,暗示了雨水的充沛。次句“早起春水欲平桥”则展现了清晨景象,春水上涨,即将与桥面齐平,生动地描绘了水涨春满的画面。
接着,“放教汀草芊绵绿”一句,诗人将镜头转向岸边,绿油油的草丛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添着林花婀娜娇”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花朵在枝头轻盈绽放,姿态万千,娇艳欲滴,为整个场景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过后塘边的自然之美,既有视觉上的色彩对比,又有动态的生机展现,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大王川雷雨大作晓视四山皆雪时四月二十五日也
我家南海头,偶至玄冥北。
南北万馀里,气候孰能测。
车营初到晴川上,暮霭方收日将夕。
维时适当孟夏终,黑云张空如墨色。
大风刮地沙石走,雷雨中宵惊霹雳。
不眠帐下拥貂裘,晓视四山皆雪白。
精卫辞哀陈烈妇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
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
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
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
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
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