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道(bái dào)的意思:白道指的是正确的道路或正义的道路。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建瓴(jiàn líng)的意思:指有建树之才能,有领导才能。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萧关(xiāo guān)的意思:形容边疆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
首句“白道飞流似建瓴”,诗人以“白道”比喻道路,用“飞流”形容水流,形象地描绘出一条洁白如雪的道路旁,水流湍急,如同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建瓴(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展现出一种动态美和力量感。
次句“陡陀不碍浪花鸣”,“陡陀”在这里可能是指陡峭的地形或山势,诗人通过“不碍浪花鸣”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水流的声响与地形的陡峭相结合,不仅表现了水流的激荡,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壮丽与险峻。
第三句“游人未到萧关外”,“萧关”是中国古代边防要塞之一,此处借指边疆地区。诗人通过“游人未到”这一情境,暗示了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虽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但尚未被广泛知晓或游览,充满了探索的意味。
最后一句“谁信山泉解倒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泉逆流而上的惊奇与赞叹。在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而山泉却能逆流而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对边疆独特地理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言
虐暑薰天,不减冰寒。涸阴凝地,讵累火燃。
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
口嗅不如鼻,耳视不如目。
车毂虽三围,讵可长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明有所弗睹,聪有所弗听。
验显微可包,示近远可度。
多难由多易,寡信由轻诺。一日二日,厥有万几。
忧之如舜,呜呼谁欺。
彭城
去岁彭城决上流,以致沙淤凡五尺。
踊愁今岁修防难,夏初临阅为忧剧。
增高培薄填蚁穴,骑墙且救燃眉厄。
水工忽报沙已刷,去三存二好消息。
有刷宁保无复渟,二分况苦犹然积。
比来此意那能置,伏秋大汛期旋迫。
亿万生灵命所系,南望廑怀萦刻刻。
伏汛已过白露近,章阅河恬手加额。
梦麟近自徐沛来,合之大吏言如一。
皆云其二近又刷,中泓深乃如宿昔。
北门水志我所设,饰辞谁能为损益。
尚待秋汛报平安,此时未敢心即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