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遵宪在午后春日小憩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片刻宁静与闲适。
首句“亦曾忍死须臾坐”,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曾经为了某个目标或理想,不惜忍受短暂的痛苦或等待,耐心地坐着等待时机的到来。这里的“忍死”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死亡,而是指忍受某种艰难或等待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次句“正用此时持事来”,则是在描述那个特定时刻,事情正好在这个时候到来。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巧合,暗示了机遇与准备的完美结合,使得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句“今午垂帘春睡起”,点明了时间背景——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诗人正在享受着午后的宁静时光。通过“垂帘”这一细节,不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也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拥垆拈箸拨寒灰”,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起床后的生活场景。他坐在炉火旁,手里拿着筷子,轻轻拨动着炉灰,可能是在准备烹饪或取暖。这个动作简单却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温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慵懒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成功捕捉到了一个寻常午后的生活瞬间,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也蕴含了对时间、机遇以及个人精神状态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邓处士
旧业山中路,春风草又青。
雨昏翁仲石,云掩少微星。
州里怀恩泽,乡闾失典型。
高风人仰斗,潜德世留馨。
地卜眠牛兆,囊存相鹤经。
夕阳闲竹浦,秋雨掩柴扃。
下泽车仍在,山阳笛忍听。
我看高士传,谁筑聘君亭。
台柏双枝秀,庭椿一树零。
怀贤空洒泪,忍诵蔡邕铭。
舟经湘潭有怀屈贾二子
牵舟西南上,所往非一程。
今日到湘东,日出潭水明。
推篷见青山,依依如送行。
时当长养节,好鸟声和鸣。
仰视天宇阔,俯临川上平。
薰风飒然至,洗我浮世情。
古人不可见,所见惟虚名。
毋为计宠辱,顿使此心惊。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