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绝(gū jué)的意思:孤独而绝望。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注释
孤绝:形容孤独而与世隔绝。
山南寺:在山的南面的寺庙。
僧居:僧人的住所。
无限清:极其清净。
行道处:行走的道路。
空:只有。
暮钟声:傍晚的钟声。
翻译
孤零零的山南寺庙,僧人居住的地方无比清静。
我独自漫步,不知道前行的道路在哪里,只能静静地聆听傍晚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孤寂景象。"孤绝山南寺",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寺庙坐落在偏远山岭之巅,环境清幽而孤立无依。"僧居无限清",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清净,远离尘世喧嚣,体现出佛教修行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诗人通过写僧人可能在独自修行,不知外界路径,只能静静地聆听傍晚的钟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禅意和孤独感。这种空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苏辙的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山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寓含了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禅意和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州宅杂咏.万卷堂

书读万卷破,少陵观国初。

登堂吾有愧,头白腹空虚。

(0)

初入巫山界登罗护关云雾晦冥默祷之因成一绝

西来水陆备艰辛,祇为君恩不为身。

为向巫山神女道,莫将云雾恼行人。

(0)

上大望州钻天三里·其二

豆子山前火墨溪,迢迢一岭与天齐。

肉身安得钻天手,肝胆崔嵬自作梯。

(0)

宿金鸡渡

晓起鸡未鸣,晚宿鸡鸣渡。

鸡鸣又还起,扁舟触烟雾。

不作田文奔,不效刘琨舞。

孜孜慕舜徒,去去官夔府。

(0)

宿多福院

古刹名多福,初来宿上方。

蜂窠悬败壁,燕垒满空梁。

蝙蝠沸盈室,尘埃堆满床。

香烧数炷柏,移下小僧房。

(0)

宿归宗寺

好山无数不知名,路入禅林气更清。

岩石有时开镜面,溪流入夜作鸾声。

临池墨客馀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安得清风生两腋,紫霄峰顶望寰瀛。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