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夔州》
《夔州》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句  押[先]韵

路入巴渝两蜀,江连荆楚三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渝(bā yú)的意思:指巴蜀和渝州,泛指巴蜀地区。

荆楚(jīng chǔ)的意思:指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也用来表示楚地。

两蜀(liǎng shǔ)的意思:两蜀是指蜀地,即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地方的人或事物相似,没有太大的区别。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中的情感世界。开篇“路入巴渝通两蜀”,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条贯穿巴蜀地区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物理上的连结,更象征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江连荆楚接三川”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联结,将巴渝之地与更远的荆楚(今湖北、湖南一带)以及三川(可能指长江及其两大支流汉水、沔水)相联系,展示了一种水陆交通的繁荣景象。

诗中使用了“通”、“连”、“接”等动词,强调了空间上的连接和延续,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既开阔又紧密。同时,这样的描写也隐含着对统一与和谐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川河流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人墨客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人的笔触雄浑有力,每个字眼都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好情怀。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送封尚书节制兴元

大封茅土镇褒中,醉出都门杀气雄。

陌上晚花迎虎节,马前新月学弯弓。

珂临响涧声先合,旆到春山色更红。

欲识真心报天子,满旗全是发生风。

(0)

题河中亭子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0)

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

命与才违岂自由,我身何负我身愁。

临生白发方监郡,遥耻青衣懒上楼。

过客闷嫌疏妓乐,小儿憨爱□貔貅。

闲吟一寄清朝侣,未必淮阴不拜侯。

(0)

又和留山鸡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0)

和李书记席上见赠

翩翩射策东堂秀,岂复相逢豁寸心。

借问风光为谁丽,万条丝柳翠烟深。

(0)

江边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

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