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次嶰筠韵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中国的纺织场景,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针楼高处傍天墀",形象地写出织女在高楼之上,仿佛接近天宫的阶梯,她的织布机矗立在高处。"七孔穿成巧不移",赞美了织女技艺精湛,机上的七个孔眼穿梭自如,工艺巧妙无比。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技艺,还通过"但恐机丝虚夜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担心夜晚的寂静和月光下,机杼声不再,暗寓岁月如梭,时光易逝。最后一句"昆明秋冷汉家池"借景抒情,昆明池是汉代皇家园林,这里以昆明池的冷清秋意象征人间世事变迁,即使曾经繁华的皇宫也难逃岁月的洗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织女的劳作为引子,寓言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枪
象鼎格仍高,其中不烹饪。
唯将煮浊醪,用以资酣饮。
偏宜旋樵火,稍近余酲枕。
若得伴琴书,吾将著闲品。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
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
但知涵泳好,不计风涛恶。
尝行麹封内,稍系糟丘泊。
东海如可倾,乘之就斟酌。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沉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鸳鸯二首
双丝绢上为新样,连理枝头是故园。
翠浪万回同过影,玉沙千处共栖痕。
若非足恨佳人魄,即是多情年少魂。
应念孤飞争别宿,芦花萧瑟雨黄昏。
钿鎞雕镂费深功,舞妓衣边绣莫穷。
无日不来湘渚上,有时还在镜湖中。
烟浓共拂芭蕉雨,浪细双游菡萏风。
应笑豪家鹦鹉伴,年年徒被锁金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