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黄发(huáng fà)的意思:指年老头发变黄的状态,也用来形容年纪大。
径行(jìng xíng)的意思: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野店(yě diàn)的意思:野店是指在野外或偏远地区设立的小店铺,也用来形容生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的地方。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时期的一次夜游经历,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野店柴门外,渔舟绿水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古老的旅店掩映在柴门之后,一条小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河湾中。这样的景象,既有着乡村的质朴,又蕴含着水乡的柔美,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
接着,“我来石桥暮,乘月下西山”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时空。诗人独自一人,在傍晚时分,跨过石桥,向着西山的方向行进。月光洒落,为这旅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探索欲望。
“荒径行人绝,疏林飞鸟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荒凉的小径上,人迹罕至,只有稀疏的树林中偶尔传来飞鸟归巢的声音。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反衬出人类活动的稀少,从而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
最后,“自悲黄发乱,惭愧白鸥閒”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面对自然界的和谐与平静,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衰老与忙碌带来的纷乱思绪,同时对悠闲自在的白鸥感到惭愧。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身状态的哀叹,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