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居(ā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定地居住或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稳定。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竿头(g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前端或顶端。
居家(jū jiā)的意思:在家中居住,不外出。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今旦(jīn dàn)的意思:指当代、现今。
酒壶(jiǔ hú)的意思:指善于喝酒的人。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攀花(pān huā)的意思:攀花指的是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顾原则、不顾后果地向上攀升。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仆马(pú mǎ)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依靠、互相帮助的关系。
前夕(qián xī)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发生或达到某个阶段的前一天或前一段时间。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三堂(sān táng)的意思:三次开庭审理案件,用来形容审判公正、严肃。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食宿(shí sù)的意思:指吃饭和住宿,泛指生活的基本需求。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嵬峨(wéi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在途(zài tú)的意思:在途指的是在旅途中、在路上的意思。
在道(zài dào)的意思:在正确的道路上;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
展诗(zhǎn shī)的意思:指展示诗歌才华或表演诗歌的技巧。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平肩舆(píng jiān yú)的意思:平等相待,不分高低。
- 翻译
- 轻盈的轿子平稳前行,里面坐着一位醉醺醺的老翁。
膝盖上摊开诗卷,竹竿头上挂着酒壶。
饮食休息没有固定行程,仆人和马匹都慢悠悠地行进。
在水边停留半天,对着山峦畅饮一壶酒。
倚着草地上高大的石头坐着,攀着花儿犹豫不决地行走。
温暖的风和景色一同相伴,身心都感到舒畅。
这才领悟到忙忙碌碌的人,即使在家也如同在路上奔波。
明白那些无牵挂的人,走在路上就像在家里一样自在。
前一天晚上住在三堂,今天早上游览了申湖。
残存的春天还有三百里,送我回到东都。
- 注释
-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的样子。
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
膝上:膝盖上。
展诗卷:展开诗卷阅读。
竿头:竹竿的顶端。
悬酒壶:挂起酒壶。
食宿:吃饭和住宿。
定程:固定的路程或时间表。
仆马:仆人和马匹。
多缓驱:缓慢地前行。
临水:靠近水面。
歇半日:休息半天。
望山:眺望山峦。
倾一盂:倾倒一壶酒,意指饮酒。
藉草:坐在草地上。
嵬峨:形容山石高大。
攀花行:手攀花朵行走。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风将:风伴随着。
景共暖:景色一起带来温暖。
有营者:指忙碌、有牵挂的人。
居家:在家里。
无系者:没有牵挂的人。
在道:在路上。
前夕:前一天晚上。
三堂:地名,具体含义未知。
今旦:今天早晨。
申湖:地名,具体含义未知。
残春:晚春,春天即将结束。
三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送我归:送我回。
东都:古代对洛阳的称呼,这里指代作者的家乡或居住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轻松旅行情景。他乘坐平肩舆,内有醉酒的老夫,手持诗卷,头顶悬挂酒壶,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的“食宿无定程”和“仆马多缓驱”显示了旅行的随性与从容,既没有固定的行程,也不急于赶路。而“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则是对旅途中小憩时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怀。
诗人通过藉草而坐、攀花而行的动作,更强化了这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一句,则是对内外和谐状态的总结,既描写了春日温暖的气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是对前述生活状态的一种深刻感悟。它意味着,对于那些有所追求、有所羁绊的人来说,即使在家中也如同在旅途一样忙碌与不安。而对于没有羁绊,无所追求的人来说,哪怕是在路上,也能像在家中一样安稳自得。
最后两句“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则是对具体旅行经历的描述,诗人昨晚住在三堂,今早游览申湖,随着春天的尾声,即将结束这段三百里的旅程,返回东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文人的轻松旅行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渭上思归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
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其二
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
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
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
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
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
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
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
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善士有馀食,佳畦冬生苗。
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
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