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彻曙(chè shǔ)的意思:指夜明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亮起来。形容天刚破晓,曙光照彻大地。也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示出来。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江叟(jiāng sǒu)的意思:指老年人,特指老年男子。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行待(xíng dài)的意思:等待着行动,准备着行动。
严更(yán gēng)的意思:指严格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在夜间时进行。
厌兵(yàn bīng)的意思:指对军队或军事活动感到厌烦,不愿意参与。
一肩(yī jiān)的意思:指肩膀,表示肩负重任或承担责任。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转饷(zhuǎn xiǎng)的意思:转移财物或金钱以逃避责任或问题。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京口舟宿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与不安。
首联“城乌绕堞怯高寒,彻曙严更听未残”描绘了夜晚城头乌鸦围绕城墙低飞,似乎对寒冷和战事感到畏惧的情景。彻夜的警戒声回荡在寂静的夜晚,暗示着战争的紧张氛围并未随着夜幕降临而消散。
颔联“骨肉轻离千绪结,图书稳付一肩安”则聚焦于战争中家庭分离的痛苦。骨肉分离,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与家中的书籍、财物等重要物品被妥善安置形成对比,凸显出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颈联“厌兵渐觉愁江叟,转饷仍闻急县官”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厌倦战争的老者愁容满面,而县官催促粮饷的急迫声音则揭示了战争对物资供应的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
尾联“真愧蚩蚩篱壁下,远行待吉始知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民众提供实际帮助的愧疚之情。篱笆下的无知或淳朴之人,或许能暂时避开战争的直接伤害,但远行之人却深知和平与安宁的来之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客话澶渊事
忆昔胡来动河朔,渡河饮马吹胡角。
澶渊城下冰载车,边风萧萧千里馀。
城上黄旂坐真主,夜遣六丁张猛弩。
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胡酋贯车柱。
犬羊无踪大漠空,归来封禅告成功。
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东园
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园十步绿如云,一时桃李事已毕。
犹有荼蘼数朵在,未觉尘沙污玉质。
金沙格俗终可怜,腻白娇红如欲滴。
老夫睡起听山禽,竹间林外纷嘲啧。
笋生渐惬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吃。
翻书只作随睡具,倾壶屡进忘忧物。
今春风雨稍依节,上田麦穗过数尺。
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厌终身守蓬荜。
十月七日晨起
山鸦鸣晓晴,寒日在蓬荜。
老人欣然起,搆火温小室。
室中空无有,扫榻对像佛。
还观旧文字,尘土暗编帙。
一杯径就醉,四体寒若失。
隔窗即山麓,寒木鸣瑟瑟。
江民旱累岁,流冗东就食。
蛈蝗食陈蔡,千里无草色。
客来谈世事,亹亹语千百。
客去深闭门,颓然无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