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深村况三首·其三》
《秋深村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李开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天气秋高正泬寥,海风虽急不终朝。

几畦丛菊如云烂,两岸芦花似雪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终(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断、不停止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不终朝(bù zhōng zhāo)的意思:不停止,不休息,一直到天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村庄的宁静景色。"天气秋高正泬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日天空高远、空气清冷的景象,"泬寥"一词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接下来的"海风虽急不终朝",通过写海风虽然强劲,但只在早晨短暂吹过,暗示了季节的稳定和乡村生活的安宁。

"几畦丛菊如云烂",诗人运用比喻,将丛菊比作漫天云霞,灿烂绚丽,形象地展示了菊花盛开的壮观景象,给秋季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两岸芦花似雪飘",则以芦花飘落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将其比作雪花,既写出芦花洁白轻盈的姿态,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飘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寥寥几笔,展现了秋深时节村庄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欣赏与喜爱。李开先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秋深村况三首(其三)》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李开先

李开先
朝代:明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猜你喜欢

寄题彭泽王尉名自适廨舍二境·其一读书岩

不遇黄山谷,那传石橘林。

岩欺小孤顶,影落大江心。

试听秋虫语,如闻夜诵音。

梅仙癖嗜古,此外更幽寻。

(0)

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蓑衣然

茂林脩竹翠光中,那得披蓑一老翁。

白石砌成珠子径,黄茅裹却水晶宫。

夏凉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钓篷。

老子明朝便东去,更携瓦枕享松风。

(0)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其二

巷竹欹将倒,林花湿不飞。

总将枝上雨,洒入轿间衣。

晴色犹全嫩,春寒肯便归。

祗能欺客子,户户闭荆扉。

(0)

夏日书事

一字看成两,霜须摘转多。

既无书册分,奈此日长何。

荔子红初皱,春醅碧欲波。

醉来愁自去,不去亦从它。

(0)

送金元度教授辞满赴部改秩

金华唐吕两儒先,夜半黄梅君并传。

不日经筵重坐席,暂时黉舍冷无毡。

引班晓漏槐枫里,出宰春风桃李边。

莫遣垂杨知别恨,一篙新涨解归船。

(0)

陈能之少卿殿撰挽诗

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

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

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

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