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月(bái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纯洁、明亮的心灵。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明见(míng jiàn)的意思:清楚明了的见解和观点。
藕丝(ǒu sī)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
善财(shàn cái)的意思:指善于积累财富的人。
示现(shì xiàn)的意思:显露出来,表现出来。
五铢(wǔ zhū)的意思:五铢是一个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用来形容极其微小的价值或财富。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月轮(yuè lú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明亮如轮。
云幢(yún zhuàng)的意思:形容众多的建筑物密集如云,层层叠叠。
旃檀(zhān t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威风凛凛,也可形容事物的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铢衣(zhū yī)的意思:指非常贫穷,连衣食都很困难。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五铢衣(wǔ zhū yī)的意思:指衣衫单薄,贫困潦倒。
五十三参(wǔ shí sān cān)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件事情的参与和贡献,无论是多少,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观音莲》描绘了一种洁净而神秘的景象。首句“不假淤泥一点栽”,强调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观音菩萨的清净无暇。次句“五铢衣似藕丝裁”,以轻盈的五铢衣比喻莲花瓣的细薄与精致,如藕丝般细腻。
“碧云幢下分明见,白月轮中自在开”两句,通过碧云和皎洁月光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莲花在静谧环境中的盛开,显得超凡脱俗。莲花在佛塔(幢)下清晰可见,在明亮月色中自然绽放,寓意观音菩萨的法力广大。
“根向旃檀新植得,种疑鹦鹉旧衔来”两句,将莲花的根系与神圣的旃檀木联系起来,暗示其来历非凡,可能是由鹦鹉这样的吉祥鸟衔来的,增加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观音菩萨佛法的敬仰。
最后,“当知五十三参外,示现应须有善财”点明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她不仅在人间显现,还在五十三参(佛教故事中的修行境界)之外,引导众生向善,如同善财童子一般,不断追寻佛法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莲花为载体,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清净形象和普度众生的慈悲精神,富有禅意和深沉的宗教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张协律
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
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
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
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
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
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
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
空宇风霜交,幽居情思绵。
当以贫非病,孰云白未玄。
邑中有其人,憔悴即我愆。
由来牧守重,英俊得荐延。
匪人等鸿毛,斯道何由宣。
遭时无早晚,蕴器俟良缘。
观文心未衰,勿药疾当痊。
晨期简牍罢,驰慰子忡然。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弟宴集悽然怀旧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酬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寄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
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