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清读圜觉,香暖顶袈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慈眼(cí yǎn)的意思:慈爱的目光、温和的眼神
分道(fēn dào)的意思:指人们的道路分岔,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海角(hǎi jiǎo)的意思:指海的角落,比喻极远的地方。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镜断(jìng duà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完整破裂或毁灭。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赖(shēng lài)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在依赖他人的状况下,无法独立自主。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无类(wú lèi)的意思:没有类别或类别不明的人或事物。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俶所作的《诗寄赠四明宝云通法师》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佛法的深刻感悟与敬仰之情。
首句“海角复天涯”,以广阔的地理空间象征心灵的广阔与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邃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形分道不赊”则进一步阐述了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中,虽然身体可能分离,但追求真理的道路却不会因距离而疏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实践的坚定信念。
“灯清读圜觉,香暖顶袈裟”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灯光明亮,香烟袅袅,诗人沉浸在佛经的智慧之中,顶着袈裟,仿佛与佛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连接。这里不仅展现了修行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戒比珠无类,心犹镜断瑕”则将戒律比作无差别的珍珠,强调了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将心比作没有瑕疵的镜子,意味着内心纯净无染,能够真实映照万物。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戒律与内心纯净的重视,以及对修行目标的追求。
最后,“平生赖慈眼,南望一咨嗟”表达了诗人一生都依赖于慈悲之眼的指引,即使身处远方,心中仍充满对佛法的渴望与赞叹。这一句既是对佛法的深深敬仰,也是对自己修行之路的反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佛法深刻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与执着,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先开移丹桂一株于窗下作供为赋十六韵
静馆香成界,空林影结邻。
道心难举似,清供不馀尘。
仙种遥移月,浓芳偶借春。
雨轻虹一色,霞近日重轮。
偷药朱颜驻,凌云紫气臻。
灵砂初破体,金粟化生身。
南国霜殷橘,江皋日射蘋。
忘忧添妙蔼,晚醉厌工颦。
落照疏林映,彤云细缬匀。
深沾湘瑟甲,乍启散花唇。
宿火沈膏灺,兰镫锦罩新。
珊枝撑玉魄,丹蕊炼金神。
莲坠留房露,榴函尽妒津。
商芝分煜煜,琴鲤想鳞鳞。
彩雾通炉篆,幽芬上氎巾。
赤旃檀荫合,谁道苾刍贫。
拟古诗十九首·其三
灼灼三春风,萦萦杨柳色。
年少去我徂,芳菲不再得。
迟我心所钦,良书寄怀忆。
迢递千里间,神皋有仙宅。
朱凤遗清音,青天回羽翼。
玉轸动鸣琴,素月辉相即。
髣髴垂丹梯,云签降消息。
愿言欣相从,含情无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