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宋 / 史弥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卸帆沽酒荻花村,水色天光净不分

霜月凄凉何许笛,一声吹裂洞庭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色天(sè tiān)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多彩的天空。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卸帆(xiè fān)的意思:指船只卸下帆篷,停止航行。比喻结束行动,停止前进。

注释
卸帆:船只停靠,解开船帆。
沽酒:买酒。
荻花村:长满荻花的村庄。
水色天光:水面与天色。
净不分:清澈得难以区分。
霜月:寒冷的月夜。
凄凉:冷清、悲凉。
何许:何处,哪里来的。
笛:笛子。
吹裂:声音强烈到似乎能撕裂。
洞庭云:洞庭湖上的云层。
翻译
在荻花盛开的村庄卸下船帆,买酒畅饮,水面与天空清澈得难以分辨。
寒冷的月夜中传来凄凉的笛声,那声音穿透力强,仿佛要吹裂洞庭湖上的云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夜景象,诗人在一个静谧的村庄中聆听着远处传来的笛声。"卸帆沽酒荻花村"一句,设定了诗人停泊船只、品酒于荻花丛生的乡村环境,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水色天光净不分"则是对景色的描写,表明水面与天空浑然一体,无论是哪一个,都清澈见底。

接下来的两句"霜月凄凉何许笛,一声吹裂洞庭云",诗人在寒冷的秋夜中听到了来自某处的笛声。"霜月"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清冷气氛,而"何许"则是对笛声来源的询问,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悠扬笛声的好奇和向往。最后一句中,"一声吹裂洞庭云"形象地描述了笛声的穿透力,它仿佛能够穿破天际的云雾,让人联想到超凡脱俗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史弥宁
朝代:宋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十一

伯劳东去燕西飞。转眼容华有是非。

月浸白门孤枕冷,树迎乌榜几人归。

盈盈波上骄罗袜,脉脉江干换绿衣。

不记别离今近远,请看旧植渐成围。

(0)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九

风日襄阳破旅愁,大堤碱月竞遨游。

曾依柳幕窥青眼,厌向芦花伴白头。

肠断春光思令节,情连秋水隔芳洲。

行行莫畏逢多露,汉女从来未易求。

(0)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三

春郊青绿细如丝,还记香车出郭时。

已衬花茵眠醉客,更承琼佩拥歌儿。

芳心岂恃青皇宠,薄命难逢白帝知。

回首旧游欢赏处,疏烟残照总离离。

(0)

忆鹤诗

悔将双羽客,博得一云屏。

罨画摩寒玉,霜衣忆素翎。

高楼中夜起,清唳隔林听。

何事关人意,仙禽旧姓丁。

(0)

乙卯季秋十九日周剑云尹和石周石林载酒集予天坐轩鼓吹乘潮访祁恒季绿水园招祁伊吾同酌弄月江上酣剧而返得二首·其二

明月美清夜,金波拂棹流。

风霜缠急管,天地肃高秋。

向若醉还语,飞仙挟共游。

玉绳低可缀,倩汝暂维舟。

(0)

夏朝阁望

清晨登小阁,爽气似新秋。

风静炉烟直,园深鸟语幽。

楚山和雾睡,湘水夹霞流。

望望芳洲外,遥怜不系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