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坡赠岭上老人》
《和东坡赠岭上老人》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过眼崎岖劫灰到头荣悴本谁裁。

须知此老心如铁,看尽行人几往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过眼(guò yǎn)的意思:指事物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形容事物的短暂。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尽行(jìn xíng)的意思:尽量去做,全力以赴去行动。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荣悴(róng cuì)的意思:荣耀的光彩消失,形容人的容颜憔悴。

往回(wǎng huí)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和东坡赠岭上老人》。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自然界的观察。

首句“过眼崎岖等劫灰”,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艰难与挫折,如同历史的烟尘与战火,转瞬即逝,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句诗以“劫灰”比喻人生的苦难与磨难,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不易与短暂。

次句“到头荣悴本谁裁”,则提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问题:人生的荣华与衰败,是由谁来决定的?这里的“荣悴”指的是人生的兴盛与衰落,诗人通过这一问,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命运的本质。

第三句“须知此老心如铁”,是对一位老人的赞美。这里的“此老”不仅指具体的某位老人,也象征着经历过无数风雨、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人。诗人通过“心如铁”来形容这位老人的内心,强调其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无畏。

最后一句“看尽行人几往回”,则是对老人智慧与经验的肯定。这句话意味着老人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与重逢。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老人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刻洞察力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人生活经历的描绘,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的不可预知性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颂古·其十五

大唐国内无禅师,礼拜归堂更不疑。

堪笑河阳新妇子,不如临济小厮儿。

(0)

颂古三十九首·其四

镜凹照人瘦,镜凸照人肥。

不如打破镜,还我旧面皮。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一

十方世界一面镜,镜里看形未足真。

摸著鼻头渠是我,那时方见本来人。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三

父子相携入故园,篾头时过短篱边。

烂泥有刺无人见,踏著方知脚底穿。

(0)

颂古五十七首·其八

石臼发脚太迟,马祖开口太早。

十字街头要钱,须是打他栲栳。

(0)

颂古五十七首·其五十五

针头削铁,佛面刮金。无处若有,出手便惊。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