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藤州送姚太守继如之庆远》
《藤州送姚太守继如之庆远》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向宜州五马行,乍辞天北凤凰城。

台郎暂借分符寄,骑省先推作赋名。

遂使农田积贮,不劳征戍远勤兵。

藤江挥手凝睇经术还徵入汉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符(fēn fú)的意思:指各自分道扬镳,不再有来往。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汉京(hà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古代中国的首都。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积贮(jī zhù)的意思:指长期勤劳工作并积累财富或物资。

经术(jīng shù)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也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马行(mǎ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速度快。

凝睇(níng dì)的意思:凝望、注视

农田(nó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的土地或者农村地区。

骑省(qí shěng)的意思:形容管理不善,责任不明确。

台郎(tái lá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西向(xī xiàng)的意思:指向西方发展,表示追求新的事物或改变现状的意愿。

征戍(zhēng shù)的意思:指征兵入伍,出征边疆。

凤凰城(fèng huáng chéng)的意思:指兴盛繁荣的城市或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藤州送姚太守继如之庆远》。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姚太守前往藤州的情景,表达了对姚太守的敬意与祝福。

首句“西向宜州五马行”,以“五马”象征官职之高,姚太守即将前往的宜州在西,暗示行程的遥远与重要。接着“乍辞天北凤凰城”,以“凤凰城”比喻京城,突出姚太守离开京城的不舍与京城的繁华。

“台郎暂借分符寄,骑省先推作赋名”,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台郎”指中央官员,“分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下权力的凭证,此处比喻姚太守将暂时负责地方政务。“骑省”则指负责起草诏书的官员,此处赞扬姚太守文采斐然,先以作赋闻名。

“遂使农田常积贮,不劳征戍远勤兵”,这两句表达了对姚太守治理地方的期待,希望他能有效管理,使得农田丰饶,百姓安居乐业,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和征伐。

最后,“藤江挥手频凝睇,经术还徵入汉京”,诗人站在藤江边,目送姚太守离去,心中满是对他的不舍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姚太守学识渊博,将来有望再次为国效力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姚太守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地方治理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李老谷

五更风露政凄凄,谷口云深路欲迷。

马上酒醒天渐曙,如何不听子规啼。

(0)

塞外山皆桦木不闻禽鸟因诗记之二首·其二

出关连日傍山行,谁见苍苔点绛英。

间有野花皆碧色,问人都道不知名。

(0)

寄江浦教谕孙晢

京华多士总能文,别后令人最忆君。

客里不知春欲暮,龙江柳色翠于云。

(0)

谢胡希乙先生惠菊花

众花不似此花清,老圃秋容别是情。

一自渊明千载后,相知还喜有先生。

(0)

晚酌吴太史新第用送吴中孚韵

晚凉乘月到新居,庭院无尘意有馀。

不信故人千里隔,可教今夜一尊虚。

清风六月仍留卷,淫雨三秋未报书。

水接长空山满地,天涯有客独知予。

(0)

费母寿歌

鹅湖山前江水长,梅花欲开春酒香。

满堂宾客拜寿母,眼中孙子森成行。

黑头从子魁且相,一月三书问无恙。

参翁他日曾相勤,吕梁碑在新亭上。

古之世族今费宗,文章科第声隆崇。

愿母百岁主内政,再振河东柳氏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