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二》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二》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受禅应为卫觊书,邯郸韦诞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传法一脉踰河走传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传车(chuán chē)的意思:指传递消息或信息,传递车辆。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受禅(shòu shàn)的意思:指皈依佛门受戒,成为佛教徒。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真传(zhēn chuán)的意思:真传指真正的传承,真实的传授。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学者康有为所作的《论书绝句》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书法历史为背景,通过比较卫觊和邯郸韦诞两位书法家,以及对瓘恒家族书法传统的传承,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见解。

"受禅应为卫觊书",这里的“受禅”可能暗指书法的继承,卫觊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书法风格可能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传承。“应为”二字表达了一种推崇之意,暗示卫觊的书法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邯郸韦诞比何如",邯郸韦诞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在这里将卫觊与韦诞相提并论,询问他们的书法成就孰高孰低,表现出对两位大师的敬仰和对书法技艺的深入思考。

"瓘恒世受真传法",瓘恒家族可能指的是某一书法世家,他们世代相传真正的书法技艺,强调了书法艺术的延续性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一脉踰河走传车",这句形象地描绘了书法技艺如同血脉一般,跨越黄河(象征文化传承的深远),通过不同的代际传递,犹如接力般不断前行,生动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持久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上的书法大家进行比较,赞扬了书法艺术的传承精神,并寓含了对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扬光大的深思。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百字令.先大人周年苦奠作

几筵奠罢,对遗真挥泪,痛怀无限。

掌上擎珠膝下玉,海水量恩还浅。

唤地难闻,呼天何酷,促我灵椿返。

百身莫赎,柔肠断处如剪。

凭记画法曾传,词章屡训,犹把身名勉。

只道百年长奉侍,愁煞泉台梦远。

欲拼馀生,奈为萱恋,强把眉痕展。

俄惊周岁,素衾红泪积满。

(0)

长亭怨慢.除夕

又过却、小除夕了。爆竹桃符,那家春早。

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一灯相照。

看隔岁、灯花小。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

谁料。冷清清屋角,尚有老梅含笑。

朝来夜去,甚新岁、恁般啰唣。

把时序、草草开除,不愁教、乾坤不老。

但有底方儿,能闰穷冬都好。

(0)

菩萨蛮.舟赴青霄里

儿家生长香闺住。出门便是天涯路。何处午鸡啼。

炊烟碧一溪。西风吹渐急。帆影摇空立。

楼阁断斜阳。丹枫几夜霜。

(0)

鹧鸪天

密织鱼鳞百尺蓬。绿阴阴里小帘栊。

水窗凉透菰蒲雨,月榭香生菡萏风。

眉敛翠,颊销红。病馀鸾镜掩青铜。

晚来谁弄阳关笛,吹出垂杨古苑东。

(0)

渡江云

那回曾记否,倚蓬窗剪烛,絮语别杭州。

怅烽烟一霎,鼓角城边,惊起木兰舟。

杨花似雪,早飞上、羁旅人头。

还怪它、柳丝如线,无力绾离愁。悠悠。

前重云树,万叠烟峦,便还家梦有。

料梦也、风吹不到,旧日妆楼。

而今反悔当时误,甚无端、浪迹浮鸥。

游倦矣、天涯何事句留。

(0)

摸鱼儿.题查哲生“重赁吟馆图”

荡轻舟、片帆云水,离愁能载多少。

烽烟影里全家徙,输与故林栖鸟。乡梦杳。

怪避地匆匆,都放桃源棹。青山住好。

奈弹铗歌新,吹箫调古,憔悴鬓霜早。

河梁外,目断斜阳戍堡。销魂最是芳草。

红襟燕子曾相识,卅载旧游重到。幽径悄。

待种竹锄梅,门巷经营好。巢痕再扫。

尽家具安排,茶经鱼计,都付袖中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