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兰帷愁不寐,破窗斜漏月光寒。
《闻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闻雁》由清代诗人安高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闻雁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忽闻旅雁度霜天”,以“忽闻”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意外与惊喜的氛围,仿佛在静谧的夜晚,突然传来了一阵悠长而凄美的雁鸣,打破了夜的宁静。这里的“旅雁”不仅指雁群,也暗喻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它们在寒冷的霜天中南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次句“凄婉声中形影单”,进一步描绘了雁鸣的哀怨与孤单。在凄凉的夜色中,雁群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婉,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这一句通过声音与形象的结合,将雁的形态与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第三句“此夜兰帷愁不寐”,转而描写听者对雁鸣的反应。在这样的夜晚,听到雁的哀鸣,原本就愁绪满腹的人更加难以入眠。这里的“兰帷”可能是指轻柔的窗帘或帐幔,暗示着听者内心的柔软与敏感。通过“愁不寐”三字,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一句“破窗斜漏月光寒”,以静态的画面收尾,却蕴含着丰富的动态感。窗户被风吹破,月光斜斜地照进来,给房间带来了一丝寒意。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听者心境的映射。在月光的照射下,破窗处的寒意似乎也成为了内心孤独与忧愁的象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闻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