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楼秋望》
《江楼秋望》全文
明 / 朱高炽   形式: 五言律诗

远碧接天涯登临景自佳。

蘋洲晴亦雪,枫岸昼常霞。

落雁过前浦,浮鸥傍浅沙。

竹篱高晒网,茅屋渔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lóuqiūwàng
míng / zhūgāochì

yuǎnjiētiāndēnglínjǐngjiā

pínzhōuqíngxuěfēngànzhòuchángxiá

luòyànguòqiánōubàngqiǎnshā

zhúgāoshàiwǎngmáoshì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浮鸥(fú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浮不实在。

落雁(luò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秋日景色。"远碧接天涯"展现出开阔的视野,远处的天际线与碧绿的水面相接,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登临景自佳"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认为登高望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蘋洲晴亦雪"运用比喻,形容晴朗天气下蘋花盛开的洲渚如同覆盖着皑皑白雪,增添了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枫岸昼常霞"则描绘了枫树映照下的江岸,即使在白天也如晚霞般绚丽,富有诗意。

"落雁过前浦"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季节感和动态美。"浮鸥傍浅沙"则写出了水鸟悠闲地在浅滩觅食,画面生动而和谐。

最后两句"竹篱高晒网,茅屋是渔家"点明了环境特色,渔家简朴的生活场景通过竹篱和茅屋得以展现,让人感受到江边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江楼秋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朱高炽

朱高炽
朝代:明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献陵。其陵墓建造得庄严简朴,象征着他的统治
猜你喜欢

台舟感怀·其二

火维朱鸟在南窗,蜗角称兵有旧邦。

空慕班超探虎穴,岂知项羽走乌江。

六州错铸金瓯缺,一局棋枯玉斗撞。

且自全躯保妻子,资多终得拥旌幢。

(0)

台湾竹枝词·其二

四时景物总芳菲,夹岸人家隐翠微。

颓色风帆青布袜,槟榔雨里掉船归。

(0)

题米仓壁

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

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

(0)

别张德远诗

残蟾衰柳伴牢愁,把酒悲歌汴水秋。

契阔死生俱泪下,功名富贵此心休。

杀鸡为黍思前约,问舍求田愧本谋。

又向春风话离别,此生生计日悠悠。

(0)

立冬日赠张直夫

参差寒叶树,林鸟独依栖。

发变心同素,年迟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忆鲁儒席,南楼携手齐。

(0)

寄伊阳宰韩承议偈·其二

数里无人到,山黄始觉秋。

岩间一觉睡,忘却百年忧。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