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袁于人同居之信》
《闻袁于人同居之信》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城坳转处彷村居,废圃荒畦辟度初。

市近犹能心若水,门幽稍觉客来疏。

分餐减米吾良愧,篱隔闻谈女弗如。

烟火家相接好,墙东共读未焚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分餐(fēn cān)的意思:分开吃饭,指争吵或矛盾激化到不愿再一起共事或共同生活的程度。

家相(jiā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与其家庭背景相符合或相似的现象。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若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柔和、温润如水的气质或风格。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心若(xīn ruò)的意思:形容心境平静、无所畏惧。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寂寥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边缘村庄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外界的微妙联系。

首联“城坳转处彷村居,废圃荒畦辟度初”描绘了村庄的位置和环境。城隅的转角处仿佛是乡村的居所,废弃的菜园和荒芜的田地经过初步的整理,展现出一种新生的气息。这里既有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颔联“市近犹能心若水,门幽稍觉客来疏”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与世无争的氛围。虽然靠近市场,但人们的心境却如同平静的水面,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门扉深幽,使得来访的客人显得更为稀少,凸显出村庄的清静与隐逸。

颈联“分餐减米吾良愧,篱隔闻谈女弗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自省和对知识的渴望。在食物分配上减少米饭,诗人感到愧疚,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资源的匮乏。同时,篱笆之外听到女子谈论,诗人感到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流露出对学习和成长的渴望。

尾联“烟火邻家相接好,墙东共读未焚书”最后以温馨的画面收束全诗。邻居家的炊烟相互连接,象征着邻里之间的和谐与互助。诗人与邻居共同阅读未被焚烧的书籍,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也暗示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它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髑髅人我担

一我一人装一担,不知出入几胞胎。

铁围山岳高如许,撞破髑髅归去来。

(0)

颂古

茫茫梦里去游南,五十三参发指端。

大士臂长衫袖短,善财脚瘦草鞋宽。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八

结夏已十日,那事无消息。

云在岭头闲,水流何太急。

法法不隐藏,古今无朕迹。

(0)

颂古九首·其七

收来辊去事方圆,独许渔郎上钩船。

明月芦花同一色,落霞孤鹜共遥天。

(0)

乘禅者归蜀

出剑门兮入剑门,眼空寰宇一闲身。

杖挑一滴江南水,散作西川劫外春。

(0)

鸣鸠

何处芳草多,相呼向深坞。

竹外立寒枝,山南又春雨。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