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其一》
《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平畴焦渴不堪论,箫鼓悲秋帝阍

霹雳声云自墨,山前山后雨翻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帝阍(dì hūn)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的宠臣、亲信。

翻盆(fān pé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倒扣或倾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失败。

焦渴(jiāo kě)的意思:形容非常渴望或者非常焦急。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声云(shēng yún)的意思:声音像云一样传播,形容声势浩大、声音传遍。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骤雨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激烈变化与生命的顽强。

首句“平畴焦渴不堪论”,诗人以“平畴”(平坦的田野)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带来的焦渴之感,仿佛大地都在忍受着干渴的煎熬,无法用言语表达其痛苦。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土地的干裂和农民的焦急。

次句“箫鼓悲秋彻帝阍”,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箫鼓”(古代祭祀或庆典时使用的乐器)的声音比作悲秋的哀鸣,穿透了天庭的大门(帝阍),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内心的悲痛和无奈。这一句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某种沟通与抗争。

第三句“霹雳一声云自墨”,“霹雳”(雷声)的突然爆发,伴随着乌云密布的天空,生动地描绘了骤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这里的“云自墨”(乌云密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即将来临的暴雨的预感和期待。

最后一句“山前山后雨翻盆”,形象地展现了骤雨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雨水从高处迅猛落下,仿佛是无数盆水同时倒下,淹没了山前山后的世界。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雨势之大,也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惊人与不可预测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赠王默庵明府·其一

瞠开双眼坐乾坤,此地何曾解困人。

宽却肚皮横着枕,江山云物不胜春。

(0)

寿刘焕之·其六

二丸不及此时光,是地风行万物昌。

纯驳总来窥不到,不须人更颂羲皇。

(0)

寿刘焕之·其三

画戟门开见堕仙,回看万里月还圆。

黄金有甲重增色,不向麒麟阁上悬。

(0)

荔支诗·其六

有香有色蕴仙葩,锦石山前百姓家。

六龙辛苦西王母,错向昆崙洗玉瓜。

(0)

辽海舟中·其三十一

谈天有邹衍,渡江无祖逖。

谁识浮杯人,月下一枝锡。

(0)

辽海舟中·其二十四

心中万虑息,独立发远想。

举头望天堑,北风吹五两。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