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四时词·其二》
《拟四时词·其二》全文
明 / 苏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寒漏滴疏窗,冻云满虚阁。

梅花多情,对雪开如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冻云(dòng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寒冷,云彩凝结成冰。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漏滴(lòu dī)的意思:指非常精细、严密的事物出现了一点小疏漏或错误。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如约(rú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或条件进行行动或会面。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静谧与清冷之美。诗人以“寒漏滴疏窗,冻云满虚阁”开篇,通过“寒漏”和“冻云”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空旷的氛围,窗户稀疏地滴着寒露,天空布满了冻结的云朵,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感觉。

接着,“梅花自多情,对雪开如约”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梅花。在这样的冬日里,梅花却显得格外多情,它不畏严寒,在雪花的映衬下开放,仿佛是与雪花有着约定一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以情感,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精神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精神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祐
朝代:明

(1492—1571)明山东濮州人,字允吉,一字舜泽,号谷原。嘉靖五年进士。知吴县,改束鹿,皆有惠政。以广东道御史按宣、大,授计平大同乱军。迁兵部侍郎兼都御史,总督宣、大军务,守边有功。进兵部尚书,坐事削籍归,旋复职,致仕卒。喜为诗,文词骈丽,诗格粗豪奔放。有《逌旃琐语》、《谷原文草》、《谷原集》。
猜你喜欢

述工夫·其十五铸剑

明师授我铸神锋,全籍阴阳造化功。

锻炼乾刚坤作冶,吹嘘离火巽为风。

做成龙象心官巧,扫荡妖氛志帅雄。

学道高人知此趣,等闲劈碎太虚空。

(0)

幽居漫兴

地绝尘喧境自宽,溪南山色坐中看。

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

常养泰和知气壮,不求徵禄得心安。

自从一笑忘鱼后,年老何曾把钓竿。

(0)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其一

应是新年福力增,六时功课胜山僧。

每持贝叶询难宇,时向蒲团学小乘。

一缕天风吹梵呗,半轮闺月照香灯。

却惭庞叟心情懒,拥衲齁齁呼不应。

(0)

顾仲方画山水歌·其二

吾观仲方画,不从诸家入,亦复不从十指出。

直是一片豪性侠气结为块垒,以酒浇之不能止。

忽尔迸散落缣素,偶然浓淡分山水。

吾不知溪山之貌仲方,仲方之貌溪山。

无情有情含裹那可辨,复有袁生失足混其间。

数日苦热,对公所作寒江流,百骸泼泼化潺湲。

心魂清冷绝尘滓,恰逢投砾始惊还。

却笑凡手抛掷胸中活山水,漫从死骨求筋髓。

纵然逼真君家顾长康,抵掌虎头徒为尔。

噫吁嘻,俗眼赏鉴皆如此,不重真骨重形似!

(0)

岘山道中闻颂汪使君德政诗以纪之

閒坐说循良,青槐古影凉。

横身遮数郡,一笑檡权珰。

通国嫌称户,生男必字阳。

小儒无大计,束手叹非常。

(0)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其一

时节回燕谷,家山问渚宫。

头颅将化雪,腰领渐成弓。

郑草终为带,杨经竟是虫。

瓶无濡鬣水,笔有怒鹏风。

古道水添石,寒崖翠倚枫。

门前端木过,瓢里子渊空。

白脯聊从俗,青襟解恼公。

四箴书两壁,二礼语诸蒙。

皱瘦多盈袖,芎藭尽入笼。

廪人供麝墨,月俸买肌红。

小史髭皆皓,邻斋耳未聪。

萧然心澹远,自振乃孤蓬。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