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社前一日雪》
《社前一日雪》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社日花朝令辰柳丝萍叶总宜人

巳催莺燕初日,未许风光试一春。

紫电暗窥珠佩笑,轻雷不惜玉衡嗔。

还思残腊新暄早,勾引江梅万树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勾引(gōu yǐn)的意思:勾引指的是用言语、行动或其他手段引诱、诱惑他人。

花朝(huā zhāo)的意思:指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年华或充满生机的时光。

江梅(jiāng méi)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或心情像江梅一样坚韧不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令辰(lìng ch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主宰时刻,表示一个人的权力或影响力达到顶峰的时刻。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轻雷(q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的雷声,比喻才情横溢但不为人所知。

社日(shè rì)的意思:社日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称为“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惜玉(xī yù)的意思:珍惜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宜人(yí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居住或生活的环境舒适宜人。

莺燕(yīng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鸟儿飞舞的景象。

玉衡(yù héng)的意思:指天文学中用来称呼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两颗星,也比喻在团体中地位崇高,才华出众的人。

珠佩(zhū pèi)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和首饰,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紫电(zǐ diàn)的意思:形容闪电般的速度和力量。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社前一日雪》,作者是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诗中描绘了社日前一天下雪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将至的期待与雪景的细腻描绘。首句“社日花朝总令辰”暗示了社日和花朝这两个节日临近,充满生机。次句“柳丝萍叶总宜人”则以柳条轻柔、浮萍点缀水面的意象,烘托出春天的气息。

第三句“巳催莺燕迎初日”通过莺燕迎接朝阳,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未许风光试一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光能尽快展现的心情。接下来,“紫电暗窥珠佩笑,轻雷不惜玉衡嗔”运用了奇特的意象,以闪电和轻雷比喻春雪的灵动与活泼,仿佛它们在欢笑和嗔怒中唤醒沉睡的大地。

最后一句“还思残腊新暄早,勾引江梅万树匀”表达了诗人期待残冬结束,新春早日带来温暖阳光,让江边的梅花均匀开放,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意图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雪的韵味,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松径晚步

松柏不受彫,此亦易知耳。
须看竹有筠,与松相表里。

(0)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星湾晚酌

士非耕钓者,而从蓑笠翁。
人生贵适志,莘渭亦时中。

(0)

和虞退夫韵

牛女河边两夹持,前瞻箕斗后虚危。
经星不动元如此,自是人閒空好奇。

(0)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庄敬日强斋

天以行故健,火以宿故庄。
卓哉主一翁,挈我洙泗上。

(0)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绣衣衔命去,祖帐为王留。
大舶满青镜,寒云明玉舟。
岁余官事省,蜡毕吏功休。
千古行藏意,梅边细讲求。

(0)

嘉泰二年题资州醮坛山星斗阁对是同王资州贾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
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